十步之内,互动精彩 百步之内,文气满满
文博会国际工艺周成功解锁“流量新密码”

传统手工艺焕发光彩与活力,需要现代的语言与传播方式,也需要时尚前卫的展示平台。11月24日,杭州文博会进入第二天,首次亮相文博会的2023杭州国际工艺周人气颇高,融合古老智慧与现代创意的非遗产品、文创好物受到追捧,活版印刷、传统版画拓印、皮影戏、竹编花篮、西泠集章等互动体验成为文博会的“流量密码”,传统手工艺品实现了与年轻人的“双向奔赴”。
“看起来编篾球很容易,操作起来却很难,我已照着视频编了20分钟,现在连个底还没完成。”在杭州文博会A馆二层的“篾匠姑娘”展位上,市民“悠悠”参加了“编个球”挑战赛,竹编篾球的难度系数让她感到吃惊。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文博会开幕后,“编个球”体验区就座无虚席,有人花了一个多小时挑战成功,也有人不到十分钟就放弃了,“一个小小的篾球隐藏着许多智慧与巧思,我们希望大家通过亲手体验,认识竹编与传统手工艺。”
“自然造物”展位的传统版画拓印体验区,也排着长队。根据网友整理的文博会体验攻略,市民小孙和同事趁午休时间打车来到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他们第一站就赶往国际工艺周展区,“这一层有很多展位都可以集章,还能拓印。”展位工作人员韦女士透露,“文博会开幕以来,我们为市民准备的拓印纸不到两天就用完了,后续很多人是自己带纸来体验传统版画拓印的。”
据悉,本届杭州国际工艺周展区以“竹木之外”为主题,推出“民俗、再造、双手、机巧、新序”五大策展板块。现场,大到建筑装饰,小到文玩杂项、互动体验,均与“竹和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不完全统计,该展区接近80%的展位均推出了互动体验,让时尚且潮流、鲜活且立体、“创新力”满满的手工艺品可看、可触、可感。
聚焦“手工艺”这一文化基因,在11月24日同步举行的“2023杭州国际手工艺创新发展论坛”上,英国工艺设计协会主席娜塔莉·梅尔顿、凡尔赛宫博物馆国际合作项目开发总负责人阿加·雷诺、融设计图书馆&品物流形创始人张雷等国内外专家就手工艺匠心与传承等话题分享心得。他们普遍认为,未来的手工艺将变得像奢侈品一样昂贵,手工艺传承和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只有走向大众和生活,才能让民间手工艺得以存续,并迈向良性的创新发展轨道。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