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原创

现代农业如何生产?看看浙江农博会里展出的数字农业工厂

人民网记者 张帆
2023年12月11日21:02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这几天,浙江省农博会在杭州举行。一走进展区1D馆,记者便看到智慧农业展区里正在售卖的草莓受到了不少市民观众的青睐。

“这里卖的草莓无公害无农残,可以放心选购。”正在购买草莓的市民张女士说。无公害无农残,市民如何得知?原来,草莓的售卖方四维生态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直接把草莓种植柜带上了农博会,公开了草莓的生长环境。“这些草莓都生长在种植柜中,生长过程完全隔绝了外部环境,自然也就可以做到无公害无农残。” 该公司首席运营官郭昱华介绍,种植柜创新运用了光生物LED植物照明、垂直立体种植、植物营养与作物栽培、环境控制与机械设计等高新技术,打造了全数字化管控的数智植物工厂。

隔绝外部环境生长的草莓做到了无公害无农残。四维生态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供图

隔绝外部环境生长的草莓做到了无公害无农残。四维生态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供图

“这主要可以帮助我们突破传统农业受外部影响比较大的问题。”郭昱华以现场售卖火爆的草莓举例,“5℃以下的环境,草莓会停止生长;而在25℃以上的环境,草莓的生长速度会过快,但生长过快的草莓口味又会变差。”种植柜中的温度始终被控制在8至24℃,为草莓创造了最佳生长温度。基于这一优势,草莓的生长周期也从传统种植的45天缩短至30天。

那么,种植柜中生长的草莓又如何保障口味呢?“我们通过数字化技术控制光照、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从而精确调整草莓甜度。”郭昱华介绍,公司特地在知名的草莓产地日本枥木县、福冈县和熊本县的山谷中设置了数据采集装置,从而获悉草莓的最佳生长环境指标。

据悉,种植柜突破了传统农业对耕地和水资源的高度依赖,可以在不具备大田作物生长能力的非耕地发展,提高蔬菜瓜果保供能力。“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在浙江苍南、富阳、建德、文成、景宁等地复制推广。”郭昱华说。

浙江省农科院展出的陆基数字化智能循环水养殖工厂技术装备。人民网记者 张帆摄

浙江省农科院展出的陆基数字化智能循环水养殖工厂技术装备。人民网记者 张帆摄

农博会现场不仅“种”起了草莓,浙江省农科院展区里还“养”起了鱼。“这是我们带来的陆基数字化智能循环水养殖工厂技术装备。这一技术装备集成了物联网、机器视觉、农业模型、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研究水产养殖环境信息、生命体征、动物行为等感知技术与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的精准管控模型算法。”浙江省农科院装备所水产养殖装备研究室副主任周成全介绍,系统通过智能设备可以采集到鱼的性状,并将数据反馈至检测数字化管理系统上,从而控制增氧机的开启,实现水质进一步净化,提高养殖的成活率。

这些将农业生产与数字经济紧密结合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数字农业工厂,浙江已有400多家。根据规划,2027年将达到1000家。农博会现场还通过迭代升级的浙江乡村大脑展示了每个工厂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匹配,可以生成农业工厂制造模型,赋能更多传统农业模式。未来,浙江将以“数字化基地—数字农业工厂—未来农场”为路径,加大对数字农业工厂(基地)和未来农场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资源要素保障,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应用水平,加快重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农业现代化先行聚力赋能。

(责编:张帆、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