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阳光小作坊”创建进度浙江省第一

台州全力打造“放心食品工厂”

许灵敏
2024年03月18日09:09 | 来源:台州日报
小字号

“零添加,放心喝。”日前,记者走进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阳光小作坊”刚生产出一批文旦汁新产品,相关负责人专门邀请新客户上门品尝。

“阳光小作坊”作为“食品放心工厂”的重要载体,目的是让食品来源可查,过程可控,去向可追。近年来,台州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载体,创建浙江省民生实事“阳光小作坊”98家、台州市民生实事“阳光小作坊”200家,浙江省民生实事建设率115.3%,第一批创建单位已顺利通过验收,总体建设进度排名持续浙江省第一。

出台浙江省首个地方标准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23年,台州市出台浙江省首个食品小作坊现场管理工作市级地方标准——《食品小作坊5S现场管理指南》。

“坚持‘民生’为先,这有效弥补小作坊现场管理的空白,促进食品小作坊规范化建设。”台州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处处长王利萍介绍,除了制定标准外,台州市以“5S”为基本元素,统一设计制定了小作坊建设标识标志,将宣传口号、上墙制度、文旅化展示、公式图板作为重点内容,做到色调、模板、格式、大小、风格“五统一”。这“五统一”2024年已在浙江全省推广应用。

同时,“食品放心工厂”在特色化上大做文章,推动“坊文”“坊旅”的有机融合。据了解,台州市还专门制定《台州市品牌化食品小作坊项目实施方案》,引入第三方专业文化公司,对41家各具特色的“文特旅”小作坊实施“每坊一策”,按照“红色传承、绿色推广、亮色示范”的原则,将食品小作坊加工生产与当地特色旅游充分融合。

迭代更新监管新场景

打造“食品放心工厂”,关键在生产过程的透明和安全。

为提升“阳光小作坊”督导管理,台州市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对“阳光工厂”进行“回头看”,按照“赋码上链一批、培育成熟一批、广泛储备一批”目标,推进预包装食品转码、箱码码码关联、订单码落地应用,努力构建时时追溯的数字化应用新生态。

根据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的信息,目前台州市135家食品生产企业通过“浙食链”开展箱码领码、赋码工作。3月开始,正着手在特殊食品领域开展从生产到经营环节GM2D技术应用,实现食品小作坊原材料进货、生产、销售全环节溯源。

同时,开发创新智慧监管,建设食品生产信用风险分级智慧监管平台。王利萍介绍,平台现已形成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建立“通用+专业”融合应用机制,构建食品生产企业“信用风险画像”,实现对不同风险等级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督管理。

助力食品产业开辟新赛道

近年来,台州市健康产业发展迅猛,铁皮石斛、黄精、乌药等保健食品产业显现集聚优势,通过打造标准化产业基地、建设产学研共同体、鼓励注册认证等方式有效提升产业发展力、创造力,“原产地效应”逐渐发酵。

特别是2023年,台州市以申创“世界美食之都”为载体,深度挖掘台州地产美食,积极培育本土食品生产企业,打造一系列台州优质地产食材品牌,如台州临海的白水洋豆腐,已经成为全国不少城市的餐桌“名菜”。

台州市的“阳光小作坊”之所以走在浙江省前列,还得益于升级建设现代化生产线共富工坊,探索多元发展空间。如目前由台州黄岩城投和下浦郑村合资成立的黄岩高桥米面园区,是国内首条专业化、规模化米面生产加工生产线,总投资约2000万元,预计年产量6000吨成品。

另外,台州市还坚持“隐患治理”协同,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实现风险防控新局面。2023年累计检查生产企业795家次,责令整改102家。

(责编:艾宇韬、王丽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