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六大人才学院 推动“三端融合”
金华婺城多维培育“三支队伍”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刚从市农科院换种子回来,正准备在基地试种。”5月9日,在金华市婺城区琅琊镇新兰村,90后新农人陈艺在精品粗粮种植基地观察作物长势。
在这片基地里,有可以生吃的水果南瓜——拉飞南瓜,口感粉糯香甜的彩色马铃薯,无丝无筋、蜜汁香甜的西瓜红蜜薯,滋味醇厚鲜美的盆栽赤松茸……说起这些“宝贝”,陈艺如数家珍。
4年前,陈艺回到老家创业,如今不仅在琅琊镇种植了30亩精品基地,还在蒋堂镇种植了近60亩红心红薯。“农村有广阔的土地,是我们创业的大平台。”陈艺说。
陈艺创业的信心还来自婺城全面建强“三支队伍”,推动人才供应端、融合端、保障端“三端融合”。为此,婺城成立了干部学院、领军人才学院、企业家学院、产业人才学院、乡创学院、工匠学院“六大人才学院”,着力构建系统性、针对性、全覆盖的人才队伍培养体系。
婺城乡创学院联合“青农飞地”和农创客孵化园,开辟青年“创业在农村、办公在城市、链接长三角”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免费提供1.3万余平方米青创空间和850个创业工位,有效提升新农人创富、带富能力。截至目前,婺城先后引育涉农人才730余名,实施涉农项目57个,总投资31.4亿元,获得第四批国家级农村产业发展示范园等12项国家级荣誉。
此外,婺城区领军人才学院以“3+3”培养课程为载体,构建“理论+实践”“通识+专业”“共性+个性”的培训赋能体系,力争一年培训高层次人才300人以上。婺城区企业家学院出台领军型企业家三年培育计划,以“课堂+研学+沙龙”的形式,实现企业家能力素养全面提升,营造关爱、尊重、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婺城工匠学院组织劳模工匠师资力量,积极构建“工会+学校+企业+职工”四位一体的职工技能成长培育体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节约生产成本1000万余元。
近3年来,婺城区通过迭代出台多项人才补助政策,累计引进青年大学生4.8万人,培养技能人才4.5万人。“通过干部学院和产业人才学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推进产教融合。”婺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晓华说,将围绕每年“引进大学生超万名”和“培育技术技能人才超万名”两个目标,为推进新质生产力提供干部队伍保障和产业人才保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