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乡村文化潜力丰富文化服务供给
绍兴市首批文化特派员下乡驻村
2024年06月14日08:34 | 来源:绍兴日报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6月13日,绍兴市选派首批31名文化特派员下乡驻村,聚焦宣传文化工作,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服务供给、文化品牌打造等工作,破解农村文化资源短缺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是浙江勇扛使命担当、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契机。作为新时代的基层文化力量,文化特派员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挖掘乡村文化潜力,把文化资源和服务输送到基层,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文化特派员的核心在于“特”和“派”。“特”是要聚焦宣传文化工作,重点指导1个行政村,结对1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或农村文化礼堂,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服务供给、文化品牌打造等工作。“派”是指文化特派员与原工作岗位不脱产,服务周期为两年,每年要驻乡镇(街道)100天左右,每个月至少赴基层指导服务1次。
首批被选派的31名文化特派员,来自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既有高校教师,也有文艺工作者、城乡规划师等,涵盖教育、艺术、管理、设计等多个领域。
对于自己结对的柯桥区稽东镇车头村,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邵琦并不陌生。此前,他曾作为科技特派员和驻村艺术家,助力该村发展乡村旅游。他说,车头村历史悠久,周边还有雪窦岭和千年香榧林等景点,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次当上文化特派员后,我准备在农文旅融合上多做文章,更好地激发古村活力。”邵琦说。
“乡村需要让人耳目一新的文化品牌。‘红色庄余霞’就是诸暨市大唐街道上余村独有的文化品牌。”选派到该村的文化特派员徐国梁说,他准备利用自己在影视方面的专长,推广“红色庄余霞”文化品牌,吸引更多人特别是外地游客前来探访,还打算注册一个短视频账号,以当下流行的自媒体方式推送乡村文化。
(责编:孙鹏、王丽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