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浙江能源如何渐显“绿意”
过去十年,中国能源变革与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浙江见证并参与了这场能源变革。十年间,浙江省内电源装机从2014年的6484万千瓦增长至13037万千瓦;外来电实现从2014年919亿度到2023年2095亿度的跃迁;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核心、500千伏为骨干的主网架……
你可以看见,在位于东海之滨的宁波,1000亿千瓦时的年用电量为这座工业外贸重镇提供充足的发展动能,在国际竞争中不落下风;在西子湖畔的杭州,99.9999%的供电可靠性,让“数字经济第一城”释放出无与伦比的活力和创新力……浙江此类案例,比比皆是。
渔光互补 绘就发展新图景
在宁波市象山县高塘岛乡4516亩的滩涂地里,60余万块太阳能电池板组成的巨型矩阵,正高速运转着。
“我们所在的这片滩涂地处潮间带,随处可见‘潮汐树’这一独特的自然景观。其东临山西面海,日出日落时,海面霞光碎金,与湛蓝色的电池板相映成辉,景色壮丽唯美。”大唐浙江象山长大涂电站技术人员介绍。
浙江象山长大涂电站。人民网 刘欣蔚摄
相比独特的自然景观,“独属”的烦恼更加明显。“这是国内首个大型滩涂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建设之初,没有可参考的成功案例,涨潮时一片汪洋,退潮时遍地淤泥,软土地基施工难度大、打桩效率低,使我们项目推进时遇到重重阻碍。”技术人员眺望着海面回忆道。
为解决这一难题,建设者们创新提出“开水道,搭平台,聚水成湖,改进设备”的施工策略,结合特制运桩船、犁田式运输船、漂浮式施工步道等特制工器具,一次性解决了46万吨的光伏组件、钢管桩等设备物料进场难题,开创国内先例。
该电站的建设是对“光伏+渔业”模式的一次大胆探索。“板上发电、板下渔民劳作”运作模式在不改变滩涂原有的渔业养殖环境下,实现了光伏产业与海洋渔业的和谐共生。该运作模式使滩涂的综合利用价值得到显著提高,对海域空间的复合利用还在很大程度上修复了滩涂区域生态,恢复了滩涂生物的多样性。
如今,渔光互补的壮观景象以及该工程重要的示范作用,已经使其成为当地特色鲜明的工业、科普旅游基地,帮助当地村民增加就业途径,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产业互补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
渔民在太阳能光伏板下劳作。受访者供图
随着2021年6月正式并网以来,长大涂光伏电站已输送1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相当于节约34万吨标准煤,减排81万吨二氧化碳,为浙江省率先实现“双碳”目标增添强大助力。
汇聚光能 以“智”赋“绿”
在正泰新能海宁“透明工厂”内,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一批批太阳能光伏组件顺利下线,从海宁发往世界各地……
“我们是正泰凭借在互联网大数据及信息化技术等方面优势,倾力打造的高端光伏组件智能制造工厂,也是全球首家‘光伏制造+互联网’透明工厂。”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宁基地总经理刘古岩介绍。
作为智能工厂,“智”在何处?又如何以“智”赋“绿”?
以组件生产流程为例,从最初电池片的串焊、叠焊,到叠层、层压后的半成品,再到完成接线盒安装、装框、固化等流程后的成品,质量检测贯穿始终。“2018年我们与阿里云合作,借助工业大脑AI图像质检技术,在行业内首次引入EL瑕疵AI自动检测,并成功应用到公司的所有基地车间中。”刘古岩介绍,光伏行业中的AI检测通常可分为外观AI检测、EL AI检测,两者可以简单理解为对电池组件的外部、内部缺陷分别进行检测的技术。
光伏组件正在进行AI质检。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目前,该公司电池在线智能检测准确率达98%以上。组件端包括串检、半成品、成品、灌胶、边框、盒盖、铭牌等智能检测工序在内,智能检验覆盖率达92%,准确率直击99.7%,成为业内为数不多智能检验覆盖率超90%的企业。
“我们通过打造数字化、智能化、本土化产业链,促进当地产业升级,获得很多国际客户的青睐。”刘古岩介绍,截至目前,该公司光伏产品已经应用于140多个国家,投建的光伏电站也已经跨越五大洲,运行于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能源数据整合 赋能精细化节能降碳
闪动的蓝色大屏上,浙江全省能源数据跃然入目。“我们只需轻点浙江省能源大数据系统,就可以实时采集与分析浙江省全部重点用能企业的用能数据。”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产品经理严家祥介绍,自2021年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授牌成立以来,该中心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数据品类最全、时效性最高、数据量最大的省级能源大数据中心。
除了企业用能数据,能源大数据系统还能够实时采集和在线分析全省煤炭、石油、天然气、热能等全品类用能数据,截至2024年5月16日,汇聚数据超795亿条,这一数据还在指数级增长,数据量越多,企业用能画像越精准。
浙江省能源大数据系统。人民网 刘欣蔚摄
基于庞大的数据量,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研发出浙江省双碳智治平台、节能降碳e本账、新能源e平台等60余项能源数据产品,通过数字化手段支撑浙江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
以“浙江省新能源e平台”为例,“自2024年4月正式上线运行以来,该平台全量接入浙江省风、光、水、生物质能等全品类新能源数据,动态监测全省新能源装机发电情况,分析全省各品类新能源运行趋势。”严家祥介绍,目前,“新能源e平台”已在浙江省全面推广,全省11个地市、68个区县实现新能源数据在线实时监测。
对发电企业而言,平台为发电企业日常运营管理提供了数智指导;对管理部门而言,平台为提升能源项目管理效率带来便利。接下来,“浙江省新能源e平台”还将集成全省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度统筹管理等功能,服务全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在浙江,以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发展的案例还有很多,一系列重大技术研发、重大装备研制、重大工程投运和科创平台应用,正系统推动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从能源生产到能源消费,再到完整的新能源产业体系,浙江能源发展正经历一场以绿色低碳为底色的全方位蝶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