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浙江临海:党建赋能 “共富工坊”升级迭代

2024年08月06日16:47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2022年3月,浙江临海市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做法,在全省率先推动特色产业进农村,建立厂房式、车间式等共富工坊。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临海市以党建联建为牵引,创新工坊直营店、服务中心、“帮农客”团队等服务模式,全面打通工坊“服务链”“产业链”“人才链”,持续推动共富工坊提质增效,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共富链”。

目前,临海市已建成“共富工坊”239家,其中来料加工式146家、品牌带动式24家、农旅融合式16家、电商直播式12家、产业赋能式32家、定向招工式9家,辐射带动4.3万余农户,吸引141家企业参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超10300人,带动农户增收5.7亿元,助力村集体年增收1600余万元。

深化党建联建,汇集资源聚合力

共富工坊从1.0升级到2.0,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共富工坊建立之初,主要在‘派单—接单’上发挥作用,辐射范围更多的是一个村、一群人。如今在党建联建的牵引下,工坊一头连着企业联盟,一头连着职能部门,可以实现多个工坊齐头并进。”临海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临海市坚持以片区党建联建为抓手,以产业为核心,吸纳休闲用品、彩灯、眼镜等7大优势产业40家龙头企业,组建“共富工坊企业联盟”,与143家共富工坊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直发订单、压缩环节,直接带动5300余户农户接单,户均可支配收入增加2.2万元以上。如临海东塍镇依托“流光溢彩”党建联建聚合效应,发动13家彩灯企业为22家共富工坊下发保障性订单30余万件,带动81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

此外,临海还建立“三级包联”制度,即1名镇街领导班子成员、1名驻村干部、1名村社干部联系1个“共富工坊”,“一坊一策”开展帮扶指导。在党建引领下,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三师”助企员等力量也在不断加入,帮助工坊解决产品销路、劳务用工、法律维权等各类问题271个,如针对残疾人、低保户等特殊群体,通过“红色工坊代跑”,实现上门送货—收货—结算“一条龙”服务。

优化类型结构,立足特色巧生金

升级后的共富工坊,类型也日渐多样。

放眼临海城乡,共富工坊遍地盛开,从最初单一的来料加工型逐渐走向多元,形成了农旅融合、电商直播、产业赋能等6大类。

临海江南街道上江三村坐拥320亩百花园景区,文旅资源丰富。为此,临海市投入2000余万元打造了“最美时光in上江”共富工坊,实行“政府搭台+村集体控股+合伙人投资运营+村民参股”的共富模式,不仅创办强村公司吸纳村民参与,还发布了“共享创业”英雄帖,吸引了12名优质创业青年成为合伙人,先后打造了水上高尔夫、临坝皮划艇、溪边烤吧等10余个新业态。截至目前,该共富工坊累计吸引游客超80万人次,带动周边118名村民创业就业,人均年增收超4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增收超50万元。

立足乡村特色、深挖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打造品牌化、特色化、多元化工坊,实现“串联一批工坊、带动一个产业”。“in上江共富工坊”就是临海推动工坊迭代升级的一个缩影。在临海尤溪镇,6个村开展党建联建,整合优势资源,建设“尤口福共富工坊”,集美食尝鲜、农耕体验、亲子研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村集体增收220万元;在“橘乡”涌泉镇,“甜美共富工坊”借力镇电子商务协会党支部,培训农民主播1100余人次,孵化直播运营团队12支,带动线上销售额突破3500万元;白水洋豆腐协会抓住建设“白水洋豆腐工坊”的契机,进一步规范豆腐生产标准,镇域内符合质量标准的都可使用“白水洋豆腐”品牌对外销售,带动全产业链增收超亿元。

构筑服务矩阵,全链全力促振兴

共富工坊的迭代升级,如何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临海市统筹部门、镇街和群团组织资源力量,打通要素保障、用工培训、物流保畅“绿色通道”,建设共富工坊服务中心11家,打造市镇村“1+19+N”三级共富工坊服务矩阵,全程做好平台运维、资源对接和培训服务,建立健全本地资源、供给需求、政策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农户)“4张清单”。服务中心也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经历了从服务一个工坊到推动一个产业转型升级的蝶变之路。如东塍镇共富工坊服务中心启用台州市首家零工市场,线下联动15家共富工坊,线上开设“东塍零工”等求职小程序,提供彩灯、休闲用品加工等岗位,实行“边培训边工作”的新型求职就业模式,既解决彩灯企业季节性、临时性用工难问题,又帮助“零工”提升技能、就业增收。目前,零工市场共接待就业咨询群众1.7万余人次,达成用工关系4000余对,推动东塍彩灯产业焕发生机。

从“群众增技”到“人才培育”,临海市聚焦“三支队伍”建设,着手搭建新阵地,打造“县级培训基地+镇街服务中心+村企培训点”三级技能培训平台,建设实用技术、电商促富、农旅发展等工坊人才实训基地12个。又根据六类工坊的产业特色,建立技能提升师资库,探索工学交替、导师进坊、入企研修等模块化培养形式。如临海汇溪镇开设“古建技艺学堂”,邀请17名拥有中国传统建筑名匠、中国高级工程师等行业职称的工匠,为学员提供专业指导,累计培养技能人才400余人。

与此同时,50支由759名干部、党员村播、在外人才等组成的“帮农客”团队,正活跃在临海的广袤农村,他们全覆盖结对重点工坊,组团开展专业化培训、精准化帮扶,打出了“项目带农、政策兴农、金融惠农、产业富农”等四位一体的帮农实招,为工坊提供从前端采购到末端销售的全链式服务,成为当地乡村振兴路上的有力助手。(金晓欣)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