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会救助更多元更温暖(人民时评)
不断丰富社会救助供给,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这个课程很有用,有了技能,就业路子就更多了。”上海嘉定区南翔镇东社区,一节向辖区内低保家庭成员、重残无业人员、失业青年等免费开放的蛋糕裱花技能培训课,让社区里的低保对象娜娜(化名)收获满满。由于父亲身患重病,她和丈夫需要轮流照顾老人和两个小孩,又缺少相应的工作技能,就业存在困难。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地民政部门通过社区救助顾问为她提供了就业帮扶救助服务。
定期探访、送医陪护、就业帮扶、心理疏导、学业辅导……如今,一些地方提供的社会救助早已不限于物质帮扶,变得更加多样,也更有温度。不久前,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方案》,部署在全国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转变。这一调整,将深刻影响我国社会救助格局,进一步扩大社会救助受益面。
创新社会救助方式,是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后,发展型需求上升,精神慰藉、社会融入、能力提升、自我实现等需求凸显。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就要不断丰富社会救助供给,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社会救助服务是否多样很重要,但有没有对准群众需求更关键。江苏南京栖霞区根据困难程度和服务需求对救助对象进行分类,并梳理出117家社会组织等有资质有能力的服务承接主体,将二者精准对接;浙江杭州列出护理照料、生活服务、发展支持等9类救助服务项目清单,为困难群众提供个性化帮扶……常态化开展需求摸底排查,精准对接各类政策和资源,才能真正帮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社会救助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要经得起群众检验。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不仅要注重增加供给,还应同步提升质量。一方面,要协调政府部门、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不断拓展社会救助资源,让更多服务项目落地。另一方面,要统筹线上线下渠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多种方式,让服务更加便捷可及。推动社会救助服务量质齐升,是改革所向,也是群众所盼,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这一工作,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也要看到,社会救助对困难群众意义重大,但主要还是起缓冲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应立足本地实际,合理确定救助项目,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更好发挥其保民生、托底线、促公平的重要作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关乎困难群众生活品质,关乎社会公平正义。以“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为目标,不断完善社会救助运行机制,健全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质量,就能更好保障困难群众生活,让社会更加温暖和谐。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0日 0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杭温高铁开通 温州融入省内“1小时交通圈”
- 人民网杭州9月6日电 (记者张帆)今天一早,杭州西站人潮涌动,乘客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这里,迎接杭温高铁的开通。 上午9时,首趟始发列车G9505次从杭州西站驶出,途经金华市、台州市、温州市,抵达温州北站。开通后,杭温之间新增了一条便捷高速铁路客运通道,杭州西至温州北最快87分钟可达。…
- 三省一市共觅山水韵 长三角携手打好“文旅牌”
- 从上山文化遗址到良渚古城遗址,再到广富林遗址、草鞋山遗址和凌家滩遗址处,“历史遗址探源”线路上可以见证遗址重现的文明曙光;藏书楼阁、桥梁古塔、水乡古镇、中式园林,“运河古镇探源”线路既串联起长三角地区的运河地点,又可体验水乡古镇的独特魅力;在余姚河姆渡考古遗址公园了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六七千年前的稻作农耕社会,在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看上海先民最早的生活足迹…… 9月6日,随着30条长三角精品特色旅游线路发布,“东方山水韵 自在长三角”2024长三角后亚运文旅宣传推广活动暨第七届长三角旅游协会联席会议正式进入高潮。长三角三省一市以此为契机,推进文旅交流,深化更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协同合作。 长三角精品旅游线路发布。…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