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更友好 城市更有爱
金华绘就儿童友好城市画卷
围棋“人机对战”、手上迷你足球、合力搭建“美德塔”……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分布在金华市各地的“家门口青少年宫”吸引着众多青少年前来参加活动。让青少年在家门口享受丰富多彩的校外生活,为青少年就近提供高品质、多元化、个性化的成长服务和精神文化生活,是金华市儿童友好建设的生动缩影。
2024年,“家门口青少年宫”建设首次列入市级民生实事,团市委联合多部门共同出台《金华市2024年“家门口青少年宫”民生实事实施方案》,如今已超额完成全年新建“家门口青少年宫”10家的目标任务:义乌建成数量居全市首位,覆盖当地13个乡镇(街道);武义嵌入未来社区创建,实现资源联动、服务共享;兰溪在志愿服务队伍助力下,实现青少年公益服务和文明创建巧妙“联姻”……截至目前,金华市建成“家门口青少年宫”达30个,覆盖全市28个乡镇街道,课程参与人数达1.1万,活动参与人数超过2万。同时,依托“家门口青少年宫”开设寒暑假公益托管510个点位,服务人数达3.68万。
为着力建设儿童友好城市,金华市从儿童视角出发、以儿童需求为导向,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投资3.28亿元,重新规划打造了34个儿童友好公园,完成率113%。特别是针对儿童亲近自然的天性,分年龄段完善公共空间功能布局、场地设计等,提升公园、广场、绿地等开放空间、生态空间及文化空间的体验水平。例如,湖海塘公园在改造时设计不同高度的台阶及通道,内部加装蹦床、篮球场、攀岩墙等设施,孩子们可尽情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在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方面,金华市将“打造儿童友好医院30个”作为关爱儿童5项工作之一列入市级民生实事。2024年,金华市卫生健康系统遴选了30家提供儿科或儿童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开展适儿化改造。同时,优化儿童医疗保健服务,在妇幼保健院开设儿童养育照护咨询门诊及营养性疾病、高危儿行为发育、儿童心理等儿童特色服务门诊;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建设“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一体化提供儿科诊疗、预防保健、婴幼儿照护指导等医育结合服务。截至目前,该项民生实事项目已全面完成,打造儿童友好医院30个,完成率100%。
为实现康复救助孤独症儿童320人目标,金华市残联在2024年制定方案、明确目标,指导各县(市、区)严格督促各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高质量开展康复训练。利用“金儿康”残疾儿童康复应助尽助模块,对全市登记在册适龄孤独症儿童进行筛查,确保符合条件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达到100%,年度任务数320人,规范完成418人。围绕康复救助主线,开展第三届“十城联动、十大‘暖星’”关爱孤独症儿童系列活动,营造全社会关爱孤独症儿童的浓厚氛围;持续开展“孤独症儿童家庭康复小屋”项目建设,新建康复小屋127户,持续服务已建成家庭40户,深化“机构+家庭”双介入康复服务模式,提升康复训练“叠加效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