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月租350元,篮球场书吧全配齐
嘉兴秀洲新义村:聚力打造务工人员的“幸福里”

回首2024年,从组织联建到产业联动,从治理联抓到服务联办,从人才联育到成果联享,一帧帧鲜活的画面,让嘉兴秀洲抢抓机遇、借“机”腾飞,以全球航空物流枢纽建设为牵引,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制造强区建设的道路愈加宽阔,中国式现代化秀洲新篇章的建设图景徐徐展开。
“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空调、衣柜、卫生间、热水器都有,上班通勤也只要十来分钟,这样租房也太省心了!”在嘉兴国家高新区(高照街道)新义村,一幢幢联排小楼整齐林立,房前蓝色的“蓝领公寓”标牌格外显眼。小周是嘉兴某科技公司的员工,目前正租住在此。
蓝领公寓外景。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
新义村是秀洲区异地自建开放式居民小区,两年前这里还面临着外来务工者“租房难”、本地村民“增收难”、基层干部“管理难”的问题。而如今,从“难管理”到“幸福里”,新义村正以党建引领破局之势,蹚出了一条“资源盘活+基层善治”的共富新路。
新义村的故事,始于一次“资源错配”的破解。这个位于嘉兴国家高新区腹地的拆迁安置村,218幢自建小楼中住着1803名本地村民和8000余名外来务工者。彼时,散租带来的消防隐患、环境脏乱、租金不稳等问题交织,村民抱怨“房子租不出价”,企业头疼“员工住宿成本高”,基层干部更是忙着应付矛盾纠纷。
一次大胆探索带来了转机。2022年,新义村党员干部在走访周边企业时,敏锐捕捉到了企业和村民之间的供需错配。
新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许海峰回忆:“新义村出发到某玻璃公司骑电动车仅10分钟,到光伏科创园仅5分钟。村里人的房子单租也是租,打包一起租给企业也是租。”
那么,什么样的方式租出去,能让村民赚得多,住进来的人也好管理?
村干部们反复琢磨,要利用好“村企联建”机制——新义村向村民回租房屋,统一标准装修改造,按照“通勤短、房型多、配套全”标准打造“蓝领公寓”,再打包租给企业,精准掌握企业员工租房需求,实现供求匹配。
蓝领公寓内部装修。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
村“两委班子”带头腾房改造,党员户率先交出钥匙打造样板间,村集体成立专业租赁公司全流程兜底,企业党组织同步建立“安居需求清单”……这种“组织搭台、三方唱戏”的模式,让蓝领公寓首批5幢公寓在2022年11月快速落地、投入使用。
平均单人每月租金350元左右,企业补贴后员工实际仅承担100元左右。村民沈正光是蓝领公寓的房东之一,他也算了一笔账:“过去散户租房,维修、管理都需要我们操心。现在交给村集体统一出租,每年净收八九万元的租房收入,还不用操心管理。”
消息传开,60余户村民主动加入改造,41幢公寓陆续投用,608间住房解决了1600余名产业工人的安居需求,让他们实现“下楼上班、上楼回家”。
从“农房”到“公寓”,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一场治理能力的升级。
新居民大量涌入后,管理难题接踵而至。新义村引入“市域社会治理大脑”平台,楼道智能监控、电瓶车公共充电桩、智慧消防系统等科技手段齐上阵,实现入住信息“一屏统管”、安全隐患实时预警。
硬件升级之外,人文关怀悄然浸润。木屋集市美食飘香,篮球场喝彩不断,共享客厅里读者埋头阅读……“10分钟生活圈”让新老居民从“陌邻”变“睦邻”,来自天南地北的务工者也找到了归属感。村党总支还牵头组建志愿服务队,企业党员带头参与环境整治、政策宣传,曾经的“租客”成了社区治理的“生力军”。
一组数据勾勒出这场探索的丰硕成果:村民每年租房收益增加2万元,平均租房收入增幅达20%,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长近60万元;周边企业降低在外租房超200万元的成本;村消防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30%,矛盾纠纷发生率降低18.7%,治安事故发生率降低25%。
“蓝领公寓带来的不仅是经济账,更是治理账、民心账。”高照街道党建办主任杨兴兴介绍,如今蓝领公寓的相关服务工作还在进一步精细化:2025年,新义村将建设集家宴中心、共享食堂、文体中心、居家养老于一体的“蓝文化谷”;更多企业加入“村企结对”,组建房屋租赁公司后为村民提供保洁、物业等10多个就业岗位,平均每个岗位为村民增收3万余元;数字化管理平台接入秀洲区网格系统,为基层治理注入长效动能。
站在新义村,产业园的灯光与公寓窗影交相辉映,恰似一幅产城融合的现代画卷。从“治理洼地”到“幸福样板”,在这里,闲置资源活了,企业负担轻了,百姓腰包鼓了,新义村的探索揭示了一条朴素真理:发展的答案,藏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初心里,藏在“先锋引领、破立并举”的担当中。
村干部走访企业、动员村民,党员户率先腾房改造;企业党组织主动结对,将员工需求转化为共治动力;网格党员扎根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技术赋能治理……正是这些“先锋红”与“科技蓝”“生态绿”的交织,让资源盘活、治理升级、民心凝聚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健扎实。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杨兴兴道出深意。在党建引领下,新义村以“小社区”激活“大发展”,用“共建共治”打通“产城融合”,为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解。当改革温度遇见科技精度,当个体奋斗融入城市脉动,秀洲区正以“蓝领社区”为支点,撬动产城融合、城乡共富的无限可能。(陈佳、史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