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原创

杭州余杭:去下一个顶峰

方彭依梦
2025年02月19日16:45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月18日,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浙江经济第一区”余杭召开了一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会场内,一句句鼓舞人心的交流发言“走心”又“提气”;会场外,一项项最新科技成果展示着“百家争鸣”的余杭高精尖企业在各自细分赛道上的核心竞争力;会程中,一条条如春雨般润物无声的新政红利逐渐释放,为落户余杭的企业人才带去了滋润心田的甘露……

透过这些,我们看见了余杭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实力与活力,也看见了余杭再攀高峰、勇挑大梁的信心、诚心和决心。

2月18日,“攀高峰 向未来”余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2月18日,余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在坚定信心的同时保持清醒

2022年的余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余杭提出“双千亿”的经济发展目标,即力争通过三年的不懈奋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如今三年过去,该区2024年GDP总量突破3300亿元,稳稳蝉联浙江第一,更以3355.67亿元的成绩实现了超越“原余杭区”的历史性突破。

三年来,余杭区每年将财力的70%以上用于保障和支持民生。如今,余杭区“三大差距”持续缩小,老百姓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事实上,余杭区每年开年都要举行“高质量发展大会”,2024年更是接连召开3场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孕育磅礴的未来创新动能。到如今,余杭已经厚植了足够的信心与底气。

据盘点,余杭的国家大科学装置数、省实验室总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数等科技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一。从2024年度公布的杭州市总部企业名单来看,余杭共有67家企业上榜。其中,千亿级总部企业2家、百亿级总部企业4家。

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与此同时,余杭更是连续8年夺得杭州市综合考核区(县市)第一。这证明,余杭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优等生”,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全科生”。

“优等生”如何再拔尖?“全科生”如何更全面?

2024年年底,余杭召开的区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经济大区挑大梁,高原之上再建高峰”的战略目标;2025年该区新春第一会更是提出了2025年“19184”工作目标。

“2025年是余杭再攀高峰的关键之年,也是大区挑大梁的奋进之年。”会上,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表示,高原之上再建高峰,要信心满满、豪情满怀。

信心何来?来自于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来自于始终以长期主义者的坚定狠抓创新驱动、人才引领,来自于始终以勇做“弄潮儿”的格局持续做强数字经济先发优势,也来自于始终以“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理念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会上,余杭为60余家企业颁奖表彰。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会上,余杭为60余家企业颁奖表彰。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谈完优势与底气,刘颖话锋一转——在坚定信心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国际形势日益复杂,面临更加严峻挑战;科技变革方兴未艾,需要携手抢占人工智能新风口;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

“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会上,刘颖表示,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跳出余杭看余杭、立足全局发展余杭,打好逆势而进的主动仗,干好难而正确的事情,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成果,为省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以真心实意召唤更多科技“小龙”

大会现场,某科技公司董事长祝铭明佩戴着公司最新研发的智能眼镜,讲述了企业十年创新路上的风风雨雨,也道出了余杭与企业携手并进的发展轨迹。

该公司所在的梦想小镇,于十年前提出了“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口号。如今,这句口号已成为余杭区营商环境的生动写照,并逐渐辐射至杭州市、浙江省,成为政府服务企业的共识。多年来,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余杭区涌现出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今年春节,“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成为全民热议话题。“六小龙”之一的强脑科技,就来自余杭区。

“作为扎根余杭的科技企业,余杭区对未来产业的高度重视和战略布局让我们看见了区域强劲的创新活力,更坚定了我们在脑机接口领域深耕细作的决心。”强脑科技创始人韩璧丞说。

工作人员用智能仿生手写毛笔字。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工作人员用智能仿生手写毛笔字。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人才引领、创新驱动是余杭区跨越式崛起的制胜法宝。眼下,如何让更多科技“小龙”加速涌现?

“喊口号没用,画效果图也没用,要有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帮助人才创业,否则都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中。”会上,刘颖表示,过去三年,余杭每年给到企业和人才的补贴均超100亿元,“以真金白银来体现我们的真心实意。”

三年前,余杭区发布了“黄金68条”产业政策体系。经过三年的实践与持续的优化调整,这次大会,余杭区推出新一轮产业政策体系——《余杭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

人民网浙江频道从会上获悉,新政将深化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产业兴盛、梯度培育、要素保障等五大战略,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持续优化“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营商生态。

在人才引领方面,余杭将加快释放顶尖人才群体引领产业革新、带动行业进步的创新势能,如,探索新兴科技企业发现机制,全力支持新兴科技企业发展。在创新驱动方面,余杭将继续激励企业研发投入,对高能级研发攻关项目、未来产业新赛道企业项目等,分档予以研发补助。

大会上,“青才引领”教科人一体贯通行动启动。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会上,“青才引领”教科人一体贯通行动启动。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为促进产业兴盛,余杭将每年安排最高5000万元的“算力券”资金,加大力度支持企业购买算力服务;每年发放最高5000万元的“模型券”,降低人工智能模型应用成本。

余杭还要加快形成龙头引领、中坚强大、活力充沛的企业梯队,将支持楼宇(总部)经济发展、培育独角兽企业、继续支持创新创业。此外,余杭还将进行人才服务、公共服务、空间与金融等多领域的要素保障,通过打好政策“组合拳”,让企业在新中心的热土上没有后顾之忧地奋发前行。

当天进行的重大签约,也与新政一脉相承。余杭通过“人才新伙伴”代表、“创新成果转化”、“YU建未来”、“金融聚力余杭”4场签约,加速汇聚人才、创新、金融等黄金要素资源,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保障。

签约后,10个具有前瞻性、突破性的创新项目正式落地未来科技城。这些项目来自人工智能、未来医疗、脑机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将以科技创新之力引领产业跃迁。

大会上的签约仪式。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大会上的签约仪式。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金融聚力余杭”签约中,中金资本、中信建投资本、君联资本、东方嘉富等国内外领先的14家市场化机构与余杭携手,将凭借前沿的行业洞察力,助力余杭挖掘一批有潜力的创新企业,并通过基金投资等方式助力企业成长壮大。

去下一个顶峰

此次大会上,余杭区正式启动“未来攀峰”行动,要在近年已经谋划的赛道基础上,夯实人工智能基础底座,加快布局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等三大前沿风口以及X个前沿领域。这个“X”,对于余杭来说,不是未知,而是无限可能。

会上,韩璧丞直言,企业能有今天的发展,要特别感谢余杭的前瞻性眼光。

“2018年,当脑机接口技术还不为人知时,余杭区领导就来到波士顿考察我们的办公室。这次考察让我深切感受到余杭对高科技产业的重视,坚定了我们将总部迁至余杭的决心,致力于将脑机接口产业化。”对于当年的余杭来说,脑机接口就是一个“X”,而今天,这项技术已经让未来场景走向现实,强脑科技也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个融资超3亿美元的脑机接口企业。

大会现场,余杭区正式启动“未来攀峰”行动。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大会现场,余杭区正式启动“未来攀峰”行动。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光环与压力并行,如今,经济大区决定再攀高峰,继续勇挑大梁。这回,余杭的“线”放得更长,思路也更清晰——以放眼全球、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征程。

首先是做强科技创新动力源。余杭能够从一个农业大县成为浙江经济第一区,靠的是科技创新。下一步,余杭将在打造高能级的创新平台、聚集高水平创新人才、推动高质效创新转化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其次是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数字经济是余杭的支柱,2024年,余杭区以两位数的增速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2298亿元,总量全省第一,占杭州市的比重已接近40%。

新的一年,余杭将实施数字经济再攀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持续壮大腰部企业矩阵。同时,加快塑造数实融合新优势,竞逐领跑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再者,余杭将千方百计强招引,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多措并举招引大好高项目和链主型企业,迭代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政策、服务等要素保障,全力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与此同时,余杭将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围绕进一步擦亮“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营商环境金名片,加强“经济高质量发展68条”等政策的宣传和兑现,完善“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成长链条,持续打响“余商出海”品牌,切实帮助企业“提质效、快成长”“拓市场、抢订单”。

会上同步启动“余商出海”行动。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会上同步启动“余商出海”行动。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此外,余杭将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立足缩小“三大差距”主攻方向,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围绕打造世界级城市中轴线,加快推进余杭“一馆四中心”等重大项目,持续引进布局省市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推动中轴线建设提速增效、“和美余乡”提质扩面、公共服务提档升级,争当共富示范排头兵。

守正创新,实干争先。去下一个顶峰,余杭已趁春光启程。

(责编:孙鹏、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