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文化旅游互“飙戏” 当好产业“双主角”
今年以来全市接待全域游客量同比增长12.38%

移步换景,来自全国81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160余件作品一一跃入眼帘;借助巨幕光影等先进数字技术,在全新的“视界”中深度体验非遗魅力……近日,在湖州市南浔区荻港村,不少游客在非遗里的中国陈列馆参观。
作为我国首座展示全国各省份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陈列馆,该馆于2024年8月开馆,开馆百日累计客流即突破了10万人次。“《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节目中出现的所有非遗作品都能在这里看到,被文化味、生活化、沉浸式的打开方式深深吸引,特别适合带孩子一起来。”来荻港旅游的上海游客陈丽娟说。
这是湖州探索特色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湖州持续聚焦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各区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创新发展文旅业态,全市文旅经济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接待全域游客1.2亿人次,2025年以来全市接待全域游客量同比增长12.38%、过夜游客量同比增长15.21%,文旅消费持续升温。
德清县是良渚文化的重要遗存地,世界青瓷、人工养殖珍珠的起源地,莫干山也是乡村民宿的重要发源地、中国民宿发展的样板地和标杆地。来到莫干山的中外游客欣喜地发现,文化艺术被植入美丽山谷。“驻村绿卡”计划的实施,吸引了一批具有知名度影响力的艺术家来到莫干山采风创作、交流研讨等,随着编剧村、书画村、作家村、综合艺术村相继建成,当地乡村变得“艺”趣盎然。与此同时,以书画艺术为主题的三秋美宿、以图书馆为主题的莫干山居图等民宿,让游客住得有趣、有味,文化令“宿在德清”散发出持久魅力。
据悉,以文塑旅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依托旅游产业,湖州积极探索发掘、重塑、提升文化资源的新路径,推动文化走向“远方”。登上“青绿湖影”游船开启一趟江南美学之旅,在现代声、光、影交织中领略吴越古邑、项王起兵的历史风采,感受丝瓷笔茶等文化名片的独特韵味;沿着“跟着陆羽去问茶”游线前行,一路亲近绿水青山,了解饮茶习俗、茶史遗迹……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游客来到湖州,拥有了越来越丰富的文旅体验。
“当前,我们还会同区县主动接洽上海、北京等投资主体28批次,‘艺术在南山’沉浸式乡村文旅等10个文旅项目签约,总投资12.19亿元。”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沪苏湖高铁开通及入境游热潮涌动,全市文旅相关行业不断解锁文旅融合新场景、新玩法、新体验,结合演艺经济、节庆赛事等打造特色文旅精品,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上实现新提升,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