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秀洲:“吾邻家园”探索社区治理新样板

社区是基层治理和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如何实现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突破,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课题。日前,嘉兴市秀洲区《“五社联动”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公共空间》案例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其中新塍镇“吾邻家园”社区治理创新项目以城乡融合为切入点,通过资源整合、服务优化和居民参与,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成为“五群善治”工作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近日,在新塍镇“吾邻家园”新盛水岸站议事厅内,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代表、网格员与居民代表围坐一堂,共同梳理一周内网格发现的问题及居民建议。与此同时,“吾邻家园”其他功能空间的活动正如火如荼展开——书画爱好者挥毫泼墨,戏曲爱好者一展歌喉,棋类活动室内对弈正酣。居民邹亚天是书画室的常客,她感慨道,“这里原本是我们小区的闲置用房,改造后增加了很多活动空间,可以画画、下棋、看电视。我们既能休闲娱乐,也能反映问题,社区工作人员会及时汇总上报解决。”
大家在议事厅梳理问题及居民建议。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
新盛水岸小区常住居民逾4000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1000余人。过去,公共空间匮乏导致失地居民面临角色适应困难、精神生活单调、归属感缺失等问题,社区治理挑战重重。
如何破题?激发基层群众“自治”活力成为关键。秀洲区孝慈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主任沈筠介绍:“‘吾邻家园’的‘吾’取自新塍方言‘吾拉’,意为‘我们’。从选址到运营,我们在每个环节都充分尊重居民意愿。”据悉,该项目通过居民协商,将社区嵌入式共享空间划分为七大功能区,由社会组织分工运营。目前,“吾邻空间”已形成7名主理人和60余人的“塍心共治官”自治队伍。
这一创新模式还吸引了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项目通过社会众筹,获得多家爱心企业及个人捐赠的善款物资。居民更是自发参与墙面粉刷、物品搬运、装饰品制作等工作,社区归属感显著增强。
在“乐活舞台”空间,嘉兴蔚蓝艺术中心主理人刘宁介绍,“我们投入近2万元用于空调、地板等设施建设,每周为困境家庭提供免费艺术课程。”目前已有7名困境儿童接受舞蹈、绘画等定制课程,通过艺术疗愈提升自信。
与此同时,“共富工坊”还成为困难群众增收新平台。居民李阿金(化名)说:“过去靠种菜收入微薄,现在社区培训我理发技能,既能服务老人,又能补贴家用。”该项目还孵化“节日儿女”社区照顾、“社区微动力”等9个微项目,涵盖养老育幼、文化传承、健康促进等服务场景。
截至目前,“吾邻家园”已筹集专项基金40余万元,联动90余家公益伙伴与爱心企业、600余名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20余场,惠及居民超万人次,成功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肖赟、史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