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皖跨省“生态朋友圈”这样“赌”出来

蜿蜒的景观村道两侧绿树成荫,鹅卵石地面泛着温润的光泽,古朴的观景亭静静伫立,自建的停车场井然有序,渔家乐内袅袅炊烟散发着诱人香气……在浙江省淳安县宅上村,“洗脚上岸”后的渔民将这个曾籍籍无名的小渔村,打造成了水清、岸绿、景美的“大花园”。
宅上村地处浙皖交界处,三面被千岛湖环绕。如今,村民们的收入几乎都靠千岛湖的一汪碧水。
宅上渔村风光。淳安县威坪镇党委供图
放在20年前,千岛湖还是当地人口中“上游人的洗脚水”——水质恶化,蓝藻频现。
问题出在千岛湖,“根”却不仅在千岛湖——浙江千岛湖60%以上的水量,来自上游安徽段的新安江。据统计,当时每年雨季从上游冲入千岛湖的垃圾有5万立方米以上,高峰时,仅一个汛期就高达18.4万立方米。
碧水重现,源于一次长达十余年的“对赌”。
千岛湖风光。淳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一江清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就始于这如诗如画的新安江。
2012年,在财政部、原环境保护部的大力推动下,上游安徽、下游浙江两省建立起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三年一轮,“对赌”正式启动!
2012至2014年为第一轮试点,中央财政每年拨付给安徽3亿元,浙皖各拿出1亿元,考核河流断面水质。不达标,上游补偿下游;达标,下游补偿上游。
“战书”一下,浙皖两省干劲十足。
先后出台多份制度文件,建立新安江流域上下游互访协商机制,形成省、市、县三级沟通协调机制,完善联合监测、汛期联合打捞、联合执法、应急联动等横向联动工作机制……两省逐步形成水环境保护合力。
“村里的河越来越清澈,野鸭在河面上畅游,环境越来越好了!”宅上村村民徐高潮介绍,第一轮“对赌”结束,千岛湖就有了大变化。
到了第二轮,浙皖两省出资由1亿元提高到了2亿元;第三轮时,水质考核标准较前两轮也更高。
2020年,三轮试点结束。千岛湖水有了质的飞跃,新安江已然成为“心安”江。
千岛湖流域。淳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当保护成为自觉,当生态成为基石,经历了三轮的“对赌”于2023年6月再次启动“升级版”。
“奖金池”提升至10亿元,“赌注”除水质外还增加了产业合作、人才交流、公共服务……浙皖两省签署《共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协议》,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改革在补偿标准、方式、范围等方面均实现了提档升级。
在这场长达十余年的“对赌”中,“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原则被很好地执行贯彻下来。浙皖两省同心协力、同频共振,以“保护一体、治理一体、发展一体、制度一体”的联动之路,探索出上下游共建共治、互利共赢的“新安江模式”。
如今,新安江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并连续多年成为我国“最干净的河流”之一。
新安江在淳安县内的支流十分清澈。人民网 陈陆洵摄
武强溪发源于安徽的白际山脉,流经皖浙两省从汾口镇汇入千岛湖,是千岛湖最大的支流,更是浙皖毗邻七乡镇的“母亲河”。
为共护新安江及武强溪,近日第33届“世界水日”与第38届“中国水周”之际,两省“对赌”再次升级。浙江淳安与安徽歙县、休宁三县共同签订“武强溪全域幸福河湖合作共建”协议,打破河长制“单兵作战”局限,开启“协同联动”全新模式。
跨省共治的,不止一个新安江。如今,浙皖大地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武强溪”,“对赌”的故事在两省间不断上演。
浙皖联合举办“共护新安江绿水青山”活动。淳安县威坪镇党委供图
“一步踏两省,鸡鸣闻两镇。”夏阳村位于浙江省安吉县西北边陲,与安徽省广德市卢村乡接壤。除了地理上的毗邻,它们之间还有一条清澈的纽带——夏阳溪,自上游的卢村乡石俊村、石狮村、高庙村,汇入夏阳村的赋石水库,维系着浙皖4个村庄百姓的生活用水。
多年前,上游村庄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给夏阳村的溪水带来持续污染。同时,由于沟通不畅、保护标准不一及投入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跨省治水工作很难开展。“一到涨水期,上游垃圾就‘涌’到了村里,最多时甚至能打捞出20吨,苦不堪言。”夏阳村党支部书记鲍鑫回忆道。
一份生态补偿“对赌”协议,让这里跨区域治水实现了“同舟共济”。
2021年,在安吉县财政局、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安吉分局的指导下,夏阳村与上游3个村签订全国首个村级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浙皖两省夏阳溪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协议规定,从2022年1月1日起,上游3个村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流入夏阳村的水质达到二类水以上标准,垃圾等废弃物不通过河道流入夏阳村境内;同时,夏阳村根据3村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绩效情况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
一年过去,上游3个村都达到了考核标准,分别领到了15万元、10万元、5万元的资金补偿。
浙皖两省联合开展水质监测工作。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淳安分局供图
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10余年来,浙皖两省的“对赌”协议,已被全国10余个省份“复制”。
“是‘对赌’,更是合作;是阶段性总结,也是全新启程。”千岛湖生态综合保护局(县水利水电局)局长汪仁发表示,未来,浙皖将不断探索创新,探寻生态与经济共赢之道,激励更多群众自发加入护水行列,携手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图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