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宁波江北:以“青”力量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年04月17日16:02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第一回看到多彩田园就被吸引了,和朋友商量后就决定把咖啡店开在这里。”近日,在宁波市江北区甬江街道外漕村的一家咖啡店里,老板娘陈女士正指尖翻飞,调制着拉花咖啡,咖啡与窗外田野交织成趣。

近年来,近观荷花、远闻稻香的外漕新农村,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优美的田园景观环境,吸引了一批像陈女士这样的“青创客”来到这里创业。如今,当地业态已涵盖民宿、餐饮、文创等,吸引了百余名青年入村发展。

咖啡店边上,坐落着一家农家小院,这里经营着一家川渝小馆,是外漕村“巴蜀文化村”内首批入驻的商家。当时,“巴蜀文化村”项目一经落成,来自重庆的吴毅就在此开办了这家川菜馆,依靠良好的口味、热情的服务,积攒了许多回头客。来就餐的王先生对店里的菜赞不绝口,已然成为一名“铁粉”,“这家的川菜跟川渝当地的一样正宗,麻辣鲜香,来吃了好多次了。”

“乡村美景吸引到青年创业者。通过发展民宿、餐饮等项目,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创业新天地。如今,村里的青年越来越多。”外漕村党支部书记李根华说。

在二十多年前,外漕村曾被戏称为“老鸭生蛋村”,村经济只能靠一个“养鸭场”来维持。转机始于甬江街道成立北郊片大党委,将畈里塘、外漕、河西等五个村党支部“捏成一拳”,五位村党支部书记成为片区大党委委员。通过党建联建方式,五村集体启动“农田流转计划”和“农房激活计划”,激活沉睡的乡土基因。

北郊片大党委一方面对两千多亩农田进行集中流转,规模化、景观化种植农作物,另一方面对村内农房进行整体回租,统一实施改造提升。通过沃野连阡的规模集聚与白墙黛瓦的形象升级,当地不仅成功吸引了“达人村”和“巴蜀文化村”项目的落地,也极大地浓厚了外漕村的创业氛围。

“巴蜀文化村”吸引青创客落地项目,“达人村”则与之形成功能互补效应,并在带动居民就业创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创造新的机遇。

甬江街道将青年创业项目与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将农产品开发销售与农旅产业有机串联,依托达人村农旅融合共富工坊,制作推出“村里优选”村酱,每年约1600公斤新鲜蔬菜被制作成约4000罐村酱推向市场。村酱产业提供创业就业岗位10余个,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形成了生态美、产业强、群众富的良性循环。

“入住青年人才驿站,求职创业省心又省力,让我更坚定了要留在宁波发展的信心。”来宁波求职的安徽毕业生小杨道出了众多青年人的心声。近日在获得了宁波企业的面试邀请后,小杨便在网上申请了“达人村”里的青年人才驿站,可免费住宿7天,并额外获得了长租优惠。“离地铁近,环境也好,面试完还可以游玩一下宁波。”小杨一边办理入住一边说。

青年人才驿站提供多项服务。甬江街道供图

青年人才驿站提供多项服务。甬江街道供图

该驿站负责人介绍,驿站有400个床位,“我们也会将求职者的信息纳入我们的人才库,向适合的毕业生发出邀约,让更多的青年可以留在北郊,共同发展。”同时,驿站聘请“人才小二”,由机关干部担任专属顾问,全天候为求职者解难题、链资源。入住者还可免费享受职业性格测评、简历优化指导、面试技巧培训及劳动权益科普等专项服务。

甬江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努力为青年营造乡村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政策支持,搭建更多空间平台,努力让更多青年投身乡村建设浪潮,实现自身成长和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吴天云、罗秋玲、童思雨)

(责编:艾宇韬、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