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首批15个摊位覆盖8个工地,让“烟火气”与“文明风”同频共振

嘉兴秀洲试点设置潮汐摊位解民生“两难”

潘钰鑫、王家慧、王晓婧
2025年04月18日08:31 | 来源:嘉兴日报
小字号

  4月17日中午,嘉兴国家高新区(高照街道)培德路边,潮汐摊位区正飘出阵阵烟火气。

  “老规矩,炒饭加份火腿肠!”附近工地的建筑工人张亚杰,熟门熟路地走向“老周炒饭”摊位,两三分钟,一份热气腾腾的炒饭喷香出锅。接过炒饭,张亚杰找了个座位大快朵颐起来。这片潮汐摊位区,炒粉炒面摊、煎饼摊、炸串摊有序分布,周边工人下班仅需10分钟就能完成“能量补给”。

  2025年,嘉兴市秀洲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针对部分地段工地数量多、多数工地无食堂、工人用餐困难等实际情况,坚持以“疏堵结合、精准服务”为导向,引入流动摊贩管理新模式,于嘉兴国家高新区(高照街道)试点设置工地潮汐摊位,让“烟火气”与“文明风”同频共振。

  据了解,潮汐摊位是指在不影响交通、不噪声扰民、不乱扔乱倒垃圾的前提下,划定区域供流动摊贩售卖货品,实行定时定点管理的便民摊位。目前,秀洲区在嘉兴国家高新区(高照街道)高科路和培德路设置了两处便民潮汐摊位,配套引导标识和管理要求告示牌,首批15个摊位覆盖8个在建工地,辐射1000余名务工人员,并实行“错峰开市、定时休市”模式,经营时段为午餐摊10∶40至13∶00、晚餐摊17∶00至18∶30。

  “原来在马路上摆摊,影响交通不说,摊位也不能固定。现在不同了,有了固定位置,到时间我们就过来摆摊,生意也越来越好。”摊贩老周签订《文明经营承诺书》,以“一摊一桶一垫”为准入标准,确保“摊在地净、摊走场清”。

  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平衡市容管理与民生需求是难点。“便民潮汐摊位的落地,不仅为流动摊贩提供了规范经营点位,更让工地工人实现了便利就餐,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占道经营与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秀洲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摊位以快炒简餐为主,同步引入周边农户自产农产品、果蔬饮料等品类,既满足工人“正餐吃饱又吃好、下班顺路购果蔬”的日常需求,又为流动摊贩提供合法经营平台,实现“便民、兴业、助农”三重目标。

  为确保潮汐摊位区运营规范有序,秀洲区还制定了《便民潮汐摊位临时管理办法》,明确“卫生三包、时段严守、安全合规”,同时实施“红黄牌”警示制度,对首次违反管理规定的摊主以教育引导为主,累计受到3次警告者取消准入资格。自开展试点以来,工人、商贩的好评率达100%,实现了“摊齐、地净、路通”。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