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双向赋能 双向奔赴

台州黄岩:青年人才入乡 活力乡村“出圈”

黄微、朱幼萍
2025年05月08日08:46 | 来源:台州日报
小字号

  这段时间,台州黄岩屿头乡“大黄馒头”和“兜内咖啡”联动,开展“买咖啡送馒头”活动,在微信朋友圈火爆“出圈”,吸引不少游客前去屿头打卡。

  “大黄馒头”由返乡青年黄锟鹏于2024年创办,短短半年时间,他通过短视频营销打开销路,实现月销量30万个以上,助力村集体增收30万元。而“兜内咖啡”是富屿“青年在村”计划项目之一,以“区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在村’团队+共富公司”模式,用年轻人青睐的元素活化老街风貌,进一步提升区域流量吸引力,助力乡村振兴。

  “以前来买馒头的顾客以中年为主,现在因为和咖啡店联动,很多年轻人也慢慢喜欢上了‘大黄馒头’。”黄锟鹏说,原本传统单一的馒头产业和咖啡联动后蓬勃发展。现在,还创办了馒头工厂,配备自动化生产线。

  “这不仅是商业上的成功创意,更是青年创新思维在乡村的生动实践。”黄岩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黄岩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理条件,曾是乡村发展的阻碍,如今却在青年的创意与努力下,变成了孕育新兴业态的摇篮。

  “青进永宁”破题乡村改革

  近年来,黄岩朝着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目标努力,开展“青进永宁”专项行动,探索机制创新,破题乡村改革,全面推动青年入乡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2023年,恰逢沙埠镇推进省级佛岭森林公园建设。横溪村依托其距离主城区“半小时生活圈”的地理优势,太湖山、佛岭水库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运营者的目光。经多次对接,横溪村与青年创客张敏挺等人达成合作,开设了埠里咖啡馆。

  目前,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这个隐匿在佛岭水库大坝旁的咖啡馆就十分热闹。游客可以在此听音乐、喝咖啡、围炉煮茶、野餐露营,甚至还能体验自行车赛、机车环库游等运动项目。

  “我们打造以‘机车运动、逃离城市、青年社交’为主题的城郊村咖,丰富了活动,让游客从之前只能拍照,到现在可以待上一整天。”“埠里咖啡”负责人张敏挺介绍,“我们非常看好横溪村的发展潜力。这里不仅是我们实现梦想的舞台,更是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广阔天地。”

  据悉,除了为当地带来独特的消费体验,“埠里咖啡”每年为横溪村贡献约5.8万元的租金收入,同时也为村民提供多个就业岗位,促进村庄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平台发力实现双向赋能

  2024年以来,黄岩区探索建立全域就业创业“1+8+N”体系,打造“源·野”青年创业园区,在全区范围内创建乡村振兴类、数字经济类、工业设计类、文旅融合类、电商直播类等8个特色基地,明确青年人才入驻及退出机制。依托“青燕归巢”数字平台,全方位展示基地点位分布、政策优惠、产业导向等信息,目前可提供约1万平方米的工位空间。

  同时,通过建立“青年人才+项目+村集体”利益联结长效机制,推广“乡村合伙人”模式,由强村公司以资产、资源两入股形式,投资合伙人项目,在场地租金、硬装费用等方面给予补助,助力入乡青年轻资产运营。

  此外,该区各地还聚焦双向赋能,以平台发力激活培育动能——

  打造“一校一基地”帮扶机制,开展校地精准化联合培养。如,沙埠镇立足青瓷产业发展,与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方面达成合作,2024年以来,吸引4批师生团队来黄岩实习实践,推动沙埠青瓷知名度提升。

  实施“H35培训计划”,成立创业导师联盟,组建青年创业人才储备库及项目储备库,依托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永宁凤凰学院等平台,设置文旅融合发展、农产品营销等6大系列、12个特色培训班次。2025年以来,对青年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大学生等群体开展培训18次,培育省级以上乡村产业振兴“头雁”人才、乡村CEO等20余人。

  火出圈的上垟飞翔基地,平田天空之城项目……近年来,黄岩共招引落地青年人才项目200多个,吸引3200余名青年人才驻村创作,助活力乡村不断出彩“出圈”。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乡村给了青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大批青年人才的到来,让乡村与城市间的壁垒正不断打破,也让乡村涌现出不少新业态、新场景,变得更时尚、更年轻、更具未来,让‘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成为无限可能。”黄岩区委组织部组织科负责人章文泽说。

(责编:叶宾得、王丽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