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热 消费旺
“五一”假期 丽水龙泉文旅市场“热力值”飙升

近日,丽水龙泉市“五一”假期旅游数据出炉。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15.4万人次,同比增长53.23%,实现旅游总收入7700余万元,同比增长58.55%。
“五一”期间,龙泉市文旅部门推出以“玩泥吧、打宝剑”为主题的45场文旅活动,全方位丰富优质文旅供给,有力激发文旅消费活力,城区各大旅游饭店客房假期整体预定率超80%,其中,陶溪川、瓯鹭忘机、金沙温泉、亚朵等9家酒店连续4天满房,文旅消费市场“热气腾腾”。
主题活动火爆出圈
青瓷、宝剑是龙泉的“金名片”。为增强游客的沉浸式体验感,今年“五一”前夕,龙泉市文广旅体局推出12家“玩泥吧”非遗体验点和10家“打宝剑”非遗体验点,主打当下流行的“可触、可造、可带走”沉浸式旅游,成为这个“五一”假期的文旅爆款。
“玩泥吧、打宝剑”火爆出圈。龙泉市委宣传部供图
“每天预约都是爆满,单日接待量突破600人次,没想到这么受欢迎。”江龙剑庄体验点负责人江龙说,他们推出的体验项目有宝剑的热锻、刻铜画等,可以让小朋友做一把刻有自己名字、生肖的文创小宝剑,5天时间仅打宝剑体验的收入就有4万元。
同时,龙泉将22个非遗体验点串点成线,深度策划了6条旅游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的出行需求。“五一”期间,全市22家非遗体验点累计接待游客3.5万人次,营业额增长60%以上。其中,陶溪川锻制工坊、宝剑小镇宝剑体验点在假期前便满额预定。
多元业态掀起消费热潮
偶遇“龙泉顶流”叶绍翁、欧冶子、小青,参与抛绣球、古礼称人等传统互动项目,加入“千年等一回”快闪队热舞一曲……
“五一”期间,“寻迹三江口、宋韵西街游”成为夜间旅游亮点。龙泉依托西街三江口区块丰富多元业态,推出共富市集嘉年华、沉浸式演出、戏曲展演等活动,让人仿佛穿越到宋朝的龙泉,引得大量游客围观、拍照打卡。
夜间旅游亮点多。龙泉市委宣传部供图
“山水有灵,文化有韵,龙泉人有情,我感觉这次‘五一’选择来龙泉来对了。”来自上海的游客苏恩表示,他在网上搜索旅游目的地时,看到龙泉官方公众号的“五一”活动很丰富,就约了朋友一起过来,大家都说不虚此行。
和三江口不同,龙泉望瓯·陶溪川文创街区推出了篝火晚会、乐队演出、疗愈绘画、望瓯集市、艺术展览等丰富活动,并邀请网红博主前来压轴表演,成为了文艺青年的热门打卡地。
据统计,“五一”期间,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三江口区块共接待游客3.2万人次、带动消费收入420余万元,望瓯·陶溪川文创街区共接待游客6.85万人次、带动消费收入480余万元,推动全市文旅消费市场“热辣滚烫”。
“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效应凸显
依托“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效应,在节前,龙泉文旅就推出凭龙泉市站火车票享受景区/住宿/餐饮优惠折扣、428元龙泉旅游惠民卡等惠民政策,有效拉动了龙泉山、住龙景区、上垟中国青瓷小镇、西街街道白云岩景区等全市13家A级景区旅游人气。
“五一”期间,前往溪头村进行“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巡游打卡、体验“不灭窑火”文旅IP非遗活动的游客络绎不绝,全村27家民宿基本满房。前往溪头村必经之地的上垟中国青瓷小镇,顺势推出了非遗市集、集章打卡、手作体验等新玩法,其中,源底村龙泉版“大鱼海棠”打卡点再次在网络上出圈。
乡村游人气旺。龙泉市委宣传部供图
乡村游彰显绿水青山底色,文博游增添浓厚文化气息。这个假期,龙泉青瓷博物馆、龙泉宝剑博物馆、香菇博物馆推出了16场文化活动,涵盖龙博看展定时讲解、青瓷美学DIY体验、集章打卡等互动体验项目,备受亲子游群体与年轻人青睐。
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主客共享。龙泉图书馆、城市书房、文化馆也推出“书香雅集”“驿文艺享”等16场惠民活动,吸引6000余名群文爱好者参与。
据统计,5月1日—5日,全市重点旅游景区(景点)游客接待量达9.353万人,同比上升36.01%;旅游收入1924.1万元,同比上升36.67%。
“五一”假期,龙泉街区古巷、旅游演艺、文化新空间人气兴旺,热门城市旅游景区、休闲街区、文博场馆客流集中,文旅新业态层出不穷。龙泉文旅市场的火热,不仅为游客带来了难忘的旅游体验,也为龙泉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蒋加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