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源地到示范地
嘉兴推动“三治融合+”实践场景建设扩面提质

在桐乡市“三治融合”馆了解“三治融合”的前世今生;在越丰村邻里中心打卡自治站、法治站、德治站“三治融合”高铁,实景体验“三治融合”的创新实践;在桐乡经济开发区数字经济双创中心实地感受“三治融合+”园区治理带来的全新体现……在嘉兴,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日益健全。
在日前召开的嘉兴市“三治融合+”基层治理典型经验分享会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工作推进会上,桐乡市委社会工作部、南湖区东栅街道、秀洲区殷秀社区以及全市17个基层治理的典型经验案例,以现场交流或书面分享的形式进行展示,嘉兴“三治融合”从城乡社区治理向基层单元治理不断延伸拓展,“三治融合+”实践场景建设已成为嘉兴深化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
什么是“三治融合+”实践场景?作为“三治融合”的发源地,嘉兴立足先行优势,在全国各地探索推进的大背景下,创新实践,着力把发源地打造成示范地。“三治融合+”在自治、法治、德治的基础上,叠加了“智治”“协商治理”等其他治理方法,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主体融合、场景融合、功能融合,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解决治理难题上切实发挥了作用。
桐乡经济开发区数字经济双创中心针对园区企业构成多元、需求多样化的特点,通过党建联建,融合园区内税务、市场监管、物业、社会组织等力量,开展议事协商、“三师”志愿服务等,打造“三治融合+”园区治理实践样板,焕发了园区发展活力。中心开园5年来已累计实现营收113.27亿元。
“三治融合+”园区治理是嘉兴提出的“三治融合+”七大实践场景之一,主要聚焦企业安全生产隐患多、劳动关系紧张等问题,旨在打造治理共同体,助力企业生产发展、融洽劳动关系,实现平安和谐发展。
嘉兴市委社工部在前期会同市条线部门座谈研讨,制定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丰富“三治融合+”实践场景工作指引》,提出七大实践场景,除了“三治融合+”园区治理,七大实践场景还有“三治融合+”小区治理、街区治理、楼宇治理、市场治理、景区治理、毗邻治理,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导向,聚焦城乡治理的突出问题,从“三治融合”角度提出工作场景指引,为各基层治理单元提供了可学可落地的实践路径。
据了解,围绕“哪里有问题,哪里有需求,哪里有基础,‘三治融合’就到哪里”的思路,嘉兴鼓励各地创新探索,在七大场景的基础上,持续创新突破,推动“三治融合+”实践场景建设扩面提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有回音|网友反映城市公园疏于维护 浙江台州:多方位加强监管
- 城市公园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美化环境,还能为老百姓提供休憩、健身的好去处,体现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然而,若城市公园管理不到位,将会影响广大居民的游园体验。近日,浙江台州网友曾先生就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反映当地城市公园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 “五一”浙江文旅“关键词”:沉浸、慢游、玩科技
- 人潮涌动的青石巷里飘起汉服少女的衣袂,VR技术点亮的“侏罗纪”前排起蜿蜒长队,山野帐篷营地闪烁的萤火映照着年轻旅人的笑脸……这个“五一”,浙江文旅市场以一场“人气热、消费旺、秩序稳”的全民奔赴,在“诗画江南”的立体投影中写下了3114万人次的流动诗篇。 新“游”态蓬勃生长 在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双重驱动下,文旅新“游”态正以破竹之势重塑行业格局。作为文旅创新高地,今年“五一”,浙江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坚持“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业态创新,积极打造“数旅、市集、非遗、文博”等“潮流型”消费场景,为来浙游客带去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和情绪价值。…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