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茶树天台来”天台山云雾茶品鉴会举行

5月9日下午,以“西湖茶树天台来”为主题的天台山云雾茶品鉴会在台州茶博会上隆重举行。台州市天台县14家知名茶企通过现场冲泡与讲解,向数百名茶友展示了天台山云雾茶、天台黄茶、天台山龙井茶、天台山红茶系列茶品的独特魅力。随着茶香氤氲,嘉宾们沉浸于天台山千年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之中。
活动开场,一曲《云邀雾请一杯茶》的配乐缓缓流淌,茶艺师现场演示了天台山云雾茶的冲泡技艺。这款浙江历史四大名茶之一的绿茶,外形细紧挺直、色泽绿润,汤色嫩绿明亮。随着热水注入,清高持久的香气瞬间弥漫,引得在场茶客纷纷赞叹。“滋味鲜爽甘醇,果然名不虚传!”茶友妮可感叹道。茶艺师介绍,天台山云雾茶因产自华顶山而得名,早在三国时期,高道葛玄便在此植茶,距今已有1780余年历史。史载,南朝诗人谢灵运将天台茶种带至杭州,《西湖全书》中“西湖茶树天台来”的记载,印证了二者的渊源;天台山的茶种又曾随佛教东传至日韩,日本最古老的比睿山茶园便源自天台茶籽,故天台山被誉为“江南茶祖,韩日茶源”。
紧随其后的是天台山龙井的品鉴环节。茶艺师以娴熟手法展示了扁平光滑的干茶在杯中舒展的过程。自1995年开始,天台引进龙井炒制技术,融合西湖与越州工艺,形成独具特色的“高山龙井茶”。现场嘉宾亚馨品尝后表示,“香气浓郁持久,滋味清冽回甘,丝毫不逊于传统龙井。”
作为天台茶的新兴代表,天台黄茶以其“三绿透三黄”的品质特征吸引了众多目光。茶艺师介绍,天台黄茶是以“中黄1号”地方黄化品种制成的名优绿茶,氨基酸含量高达7%,酚氨比适宜,口感鲜醇柔和。
压轴登场的天台山红茶,以乌黑油润的外形和红艳明亮的汤色征服了在场茶友。这款茶选用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山小叶种,经萎凋、揉捻、发酵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茶汤入口甘甜醇厚,兼具高山茶的清冽与红茶的温润。“红艳回甘,回味悠长,颠覆了我对红茶的认知。”一位资深茶友叶先生赞不绝口。据悉,天台自2009年起规模化生产红茶,在中茶所、中茶院等科研机构支持下,其工艺不断优化,涌现出多个知名品牌。
品鉴会尾声,古琴曲《无弦》再度响起,茶友们自由交流心得。台州市茶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陈红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天台山茶的历史与品质,推动茶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现场多位嘉宾坦言,此行不仅品味到四款佳茗,更感受到天台山作为“国际茶文化圣地”的深厚积淀。
从秦汉以茶治病的传说,到如今四大系列茶品香飘四海,天台山用一盏茶连接古今。这场全民饮茶会,不仅是一场味觉盛宴,更是一次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在杯盏起伏间,天台山以茶为笔,续写着这片“带仙气的茶”未完的传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有回音|网友反映城市公园疏于维护 浙江台州:多方位加强监管
- 城市公园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美化环境,还能为老百姓提供休憩、健身的好去处,体现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然而,若城市公园管理不到位,将会影响广大居民的游园体验。近日,浙江台州网友曾先生就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反映当地城市公园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 “五一”浙江文旅“关键词”:沉浸、慢游、玩科技
- 人潮涌动的青石巷里飘起汉服少女的衣袂,VR技术点亮的“侏罗纪”前排起蜿蜒长队,山野帐篷营地闪烁的萤火映照着年轻旅人的笑脸……这个“五一”,浙江文旅市场以一场“人气热、消费旺、秩序稳”的全民奔赴,在“诗画江南”的立体投影中写下了3114万人次的流动诗篇。 新“游”态蓬勃生长 在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双重驱动下,文旅新“游”态正以破竹之势重塑行业格局。作为文旅创新高地,今年“五一”,浙江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坚持“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业态创新,积极打造“数旅、市集、非遗、文博”等“潮流型”消费场景,为来浙游客带去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和情绪价值。…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