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低空经济“高飞”提供硬核支撑
绍兴发布全省首个地市级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办法

近日,绍兴印发《绍兴市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办法(试行)》(下称《办法》),通过完善低空飞行相关法规制度,加速构建便捷高效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确保低空飞行活动规范、有序推进。这是浙江首个地市级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办法,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是支撑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办法》共28条,分为建立健全协同管理机制、建设低空新型基础设施、明确低空飞行基本要求、加强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加强低空安全与应急管理五大核心板块。根据《办法》,绍兴将统筹全市低空飞行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设立专业的低空飞行服务机构,打造全市低空飞行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实现管理的智能化与精细化。同时,大力推广低空公共服务应用,力争实现“综合飞一次”,并加快构建完善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提升城市应急处置能力。
“《办法》一大显著亮点在于紧密贴合城市发展需求,提出适度超前布局低空基础设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低空新基建,为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城市治理等应用场景提供支撑。”绍兴市交通运输局航空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将联动水利、文广旅游、农业农村、卫生健康、气象等部门,推动各类航空器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让低空经济真正走进百姓日常生活。
2024年以来,绍兴各地抢抓机遇,低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越城区入选全省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开通全省首条常态化跨市域低空载人航线,获批全省首条常态化城市低空物流航线。新昌县建成全省首个全县域基层治理无人机自动巡航网络。如今,绍兴低空产业聚链成群,已初步形成以整机制造为核心,航空关键零部件和航空新材料、低轨卫星等为辅的发展格局,集聚相关企业近500家,2024年低空经济总产值达150亿元。
“该《办法》明确了管理边界和操作规范,进一步理顺了低空飞行管理权责,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绍兴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是绍兴低空经济发展从谋划启动向实干攻坚转段的关键之年,将围绕全国低空经济先行区定位,持续做大低空产业规模,统筹推进低空新基建、航路航线和应用场景建设,全力打造具有绍兴辨识度的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