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金钥匙”助项目“落地生金”
温州乐清推行科创平台项目拨付制
“低温续航这个‘拦路虎’一解决,我们进军新能源市场的路就宽了。”日前,温州乐清某液晶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国强的言语难掩兴奋。2024年,在温州大学乐清工业研究院科研团队的技术加持下,这家以生产液晶显示屏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成功啃下了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在低温环境下的效能瓶颈这块“硬骨头”。
该企业的经历,是乐清众多寻求转型升级企业的一个缩影。面对关键技术瓶颈,企业单打独斗往往力不从心。如何让本地丰富的科创平台资源真正成为企业研发突破的“解题人”?乐清市亮出了创新“金钥匙”——科创平台项目拨付制。
在乐清,有多个像温州大学乐清工业研究院这样的科创平台,都在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科技服务。为引导全市科创平台集聚资源开展技术攻关,2025年,乐清探索“平台答题”新路径,以横向项目牵引“出题”“答题”双向链接,推行科创平台项目拨付制工作,推动“财政运行经费补助”向“科技项目经费补助”模式转变,这也是乐清深度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又一项举措。
“过去财政补助更像‘养平台’,现在我们要精准‘育项目’。”乐清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改革核心。
“我们建立虚拟‘平台项目经费池’,按各平台项目指标完成进展情况分阶段按比例拨付。”乐清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解释道,实施中,他们组织专家把已立项的项目分成项目立项评审、项目中期评审、项目验收评审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按项目规定比例拨付经费到平台,相当于为每个项目设立了一条“绩效流水线”,确保财政资金精准“滴灌”到项目攻关的关键节点,最终以项目验收成效来检验“解题”的含金量。
经过立项评审,目前,已有3家科创平台的5个横向项目被立为第一批科创平台项目,合同总金额超过340万元。第二批初步排摸6个储备项目,预计全市科创平台全年“四技”服务收入同比提升20%。
“项目拨付制本质是贯彻‘项目为王’理念,加强平台与企业的项目合作,不仅能提升平台造血能力,还能反哺平台的建设与运营,让企业依托平台实验设备、高校科研团队等创新资源,突破关键瓶颈,提升核心竞争力。”乐清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年底,他们组织全市科创平台开展晾晒比拼,结合当年度研发水平和项目情况评出年度优秀平台,“经费池”剩余资金也将用于奖励优秀项目,激励科创平台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展技术攻关,加快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提升平台服务企业的质量与效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