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临安烟草:“绿色车轮”驶入乡野深处 绘就乡村发展新图景

清晨,一辆辆新能源送货车装载完毕后驶出,没有轰鸣声,也没有尾气排放。这些静默前行的“绿色车轮”,是杭州市临安区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临安烟草”)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路径的生动实践。
2024年3月,临安烟草启动淡旺季配送“五改四”模式改革:依托智能算法优化线路,每周送货里程缩短16.8%,同时安排4辆新能源送货车投入使用,单车能耗降低幅度超过60%。
这“绿色车轮”的驱动力,源于日常的高度自觉与精打细算。临安烟草推行“一张纸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双面打印强制规范+废旧纸张分类回收”机制,大幅降低纸张采购量,无纸化办公逐步成为共识;倡导节水、节电、“光盘行动”,全面采用节能照明产品,做到人走灯灭、空调限温、设备断电,办公区域综合能耗指标持续走低;构建低碳出行体系,公务活动优先选择拼车、公共交通及新能源车辆,线上会议已成常态;“我为企业添新绿”金点子活动催生“智慧充电桩”“感应式节水系统”等22项落地举措,让绿色办公成为全员的日常自觉。
与此同时,临安烟草积极利用数智手段赋能绿色企业建设,让绿色发展从被动约束跃升为主动创效,先后开发“新客户入网流程引擎”“出差审批流程”“智慧食堂”等数字化产品,建立一系列线上工作流,有效减少线下流转频次。
随着绿色动能不断积累,这些“绿色车轮”正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在临安区太阳镇景村,一条蜿蜒山路曾是村民与外界的唯一通道,夜晚出行需依赖手电筒,摔跤是常事。临安烟草“种太阳”公益项目连续5年向该村定向捐赠,其中包括36盏太阳能路灯。
为景村建设太阳能路灯。临安烟草供图
如今,景村的夜晚被“点亮”——老人们聚在养老服务中心下棋到晚上九点,妇女们在晒谷场跳广场舞,孩子们放学后踩着光斑追逐嬉戏。景村村党总支书记章飞感慨道,“以前大家天黑就关门,现在能散步到半夜哩。这36盏路灯不仅照亮了夜晚的道路,更点亮了村民的心。”
近年来,临安烟草将发展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构建“硬件改造+软件提升”“输血帮扶+造血赋能”的立体化履责模式:在乡村帮扶方面,帮助建造生态堰坝蓄水灌溉、打造长湾里山绿色走道、传授村民直播带货技能等;在理念传播方面,以80后、90后、00后职工为主体,组建30人的“两山”宣讲团,走进大街小巷、社区广场发放环保宣传册;在公益创新方面,“旧物新生”创意课堂走进辖区26个“香溢红色驿站”,剪刀翻飞、巧思流转间,原本被遗忘的“废品”被赋予崭新生命,成为点缀绿色生活的独特风景。
开展“旧物新生”课堂。临安烟草供图
这些延伸的“车轮”,不仅带动群众积极参与低碳行动,也探索出一条生态价值转化、助力乡村共富的创新路径。
从降本增效的配送革新,到润物无声的办公革命;从数智赋能的效能跃升,到照亮乡野的责任延伸……临安烟草持续推动“绿水青山”向发展动能与民生福祉的转化。(王琪、翁泽廷、丁菁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