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富民有“坊” 杭州余杭有了共富新解法

2025年07月11日15:22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一朵牡丹,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手中,可以从单一花卉售卖向牡丹花茶、牡丹籽油、牡丹护肤品等多元化产品发展;一批待业村民经过技能培训,可以转型成为“乡厨”“民宿主”,走上新的“致富路”……杭州市余杭区的共富工坊,正探索出一个个“共富密码”。

近年来,余杭区将共富工坊建设作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均衡、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举措,围绕“一镇一业、一片多产”组团发展要求,深化开展“共富工坊扩面提质”行动,通过组织力重塑、利益共享和精准赋能,推动村村有发展、户户能增收。截至目前,余杭区共建成共富工坊102家,吸纳农民就业5000余人,累计带动村民年增收1.6亿元。

培育一批工坊 集成一众力量

走进瓶窑镇福山农场,一株株桃树上缀满了个大饱满、清甜泛红的蜜桃。“现在有科技小院这个‘智囊团’做支撑,不仅研发推出新品种,还提供全过程技术指导,前来预约购买的人一波接一波,蜜桃今年一定能卖个好价钱。”“蜜桃小院”共富工坊负责人胡静琦说。

共富工坊不是简单的产业嫁接,而是以党建联建为纽带,综合集成各方政策、资源、力量。余杭区构建“区级统筹、部门联动、乡镇直抓、村企协同”的四级联动机制,推动“1+8+N”共富工坊体系建设。余杭聚焦重点薄弱村庄工坊建设,组建“工坊服务帮帮团”,优选有农技、营销等方面知识的党员,下沉协助解决种苗选育、产销对接等问题,不少工坊因此有了自己的“智囊团”。

同时,余杭推出“工坊合伙人”计划,吸引各路“新农人”通过创意合作、产品营销、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工坊运营,逐步实现“组织引领、要素整合、群众受益”的良性循环。

有了资源整合的力量,小店也能撬动大产业。余杭开设了“共富好铺”直营门店,集中销售102家共富工坊特色农产品,形成“好铺下单—工坊接单—村民做单”的产销一体模式,放大品牌影响力和共富拉动力,让好铺连百坊、共建促共富。

村民在“百丈百味”共富工坊炒制新一批瓜子。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村民在“百丈百味”共富工坊炒制新一批瓜子。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串联一群工坊 壮大一片产业

“工坊不仅出技术、出种苗,养好的蝴蝶兰还有专人上门统一回收。我们可以选择承包,也可以打零工。”谈及“花园时光”共富工坊,余杭区仁和街道花园村村民陈大伯连连称赞,这份家门口的事业,一年能为家里创收8万元,“这可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而且还能照顾家里。”

产业融合,是共富工坊的重要支撑。仁和街道将片区内5个共富工坊、4个行政村紧密串联在一起,打造“花漾仁和”工坊产业带,构建集研、产、艺、销于一体的花卉全产业链,形成“一片工坊带动一个链条、激活整个片区”的乡村实践。

余杭区按照地缘相近、业缘相连的原则,推动共富工坊从“单打独斗”到“集群发展”转变,组团构建8大工坊矩阵,布局形成共富工坊产业带,形成规模效应。以中泰竹笛、瓶窑果蔬、径山茶业、鸬鸟蜜梨为代表的特色产业链正通过“链坊融合”工程焕发新生。

“这两天趁着天气放晴,要抓紧把瓜子晒好!”“百丈百味”共富工坊负责人刘晶说,“现在我们不仅统一了生产标准、包装设计,政府还帮忙办理了食品生产许可证书,瓜子越卖越好,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在百丈镇党委统筹下,工坊整合瓜子、笋干、小番薯等特色农产品,集成推出“百丈百味”品牌,打通“共富基地”到“共富好铺”“共富市集”销售渠道,还开发“一粒瓜子的旅程”等研学体验,让“百丈百味”能吃、能看、能玩,累计带动村民就业90余人。

共富工坊“红管家”指导残障人士制作手工艺品。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共富工坊“红管家”指导残障人士制作手工艺品。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建成一个工坊 惠及一方百姓

推动共富工坊提质扩面,提升农民致富本领是关键。依托共富工坊,余杭区积极为村民技能提升“铺路架梯”。

比如,余杭在径山、瓶窑等西部镇落地“共富工坊综合服务中心”,将哪些企业有订单、哪些工坊有用工需求、哪些村有剩余劳动力、哪些村有闲置资源这“四张清单”进行数据归集。此外,还打造“就业+提能、认定+提薪”直通车,实现“边培训边工作”,既解决偏远乡镇周期性用工难问题,又帮助村民提升技能、就业增收,探索从“工”到“匠”、从传统劳动到技术输出的余杭路径。

余杭区还设置工坊“红管家”,用党员力量助力兜牢民生之底。“把三种颜色的手绳按顺序编好,珠子两边各有一个孔,打磨好之后,用它们对齐串线……”径山镇“越来越好”共富工坊内,10余名残障人士依托专属岗位灵活就业,正在学习非遗手串的制作,90后工坊党员“红管家”方晨阳在一旁悉心指导。

此外,良渚街道“麟海果蔬”共富工坊为低收入农户专门预留工作岗位;余杭街道“溪塔嫂子”共富工坊带动村里大批留守妇女实现居家就业……建设共富工坊的初心,正在于共富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共富工坊让技术、人才、产业真正融为一体。”余杭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产业链思维深化建设、品牌化标准集成打造的理念,牵引带动共富工坊提质增效。(刘子赫、谭琴)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