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温州永嘉:青春与乡土的“双向奔赴”

2025年08月20日09:28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到我们这样的乡村一起创业。”连日来,在温州市永嘉县枫林镇镬炉村,80后入乡青年周圆忙着打造“数字游民聚落”,招募联合主理人,期待千年古镇在数字时代焕发新活力。

初夏的楠溪江畔,山野如画。这个曾经的“空心村”,如今因年轻人的回归重焕生机。“现在村里又热闹起来了!”90岁的徐凤臻说。随着周圆等一批年轻人的到来,枫林这座千年古镇,正迎来一场青春与乡土的“双向奔赴”。

镬炉村的变化是生动的注脚。该村不久前刚入选2024年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而在2022年前,这里还因环境“脏乱差”被挂“黄牌”。改变始于周圆的到来。短短3年,不仅村子面貌焕然一新,村集体收入更是从10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200万元。

周圆是永嘉鹤盛镇人,此前在温州、杭州经营文创公司,为温州许多景区村承担设计规划任务。看中镬炉村明显的区位优势和杭温高铁设站机遇,她决心来此创业。改造老旧农具房、流转土地打造景观农业、建设水上营地……在镇村两级的支持下,周圆一步步推动规划落地。

小村的“美颜”振兴了人气,更激活了产业。周圆开办民宿,招聘的30多名员工中超八成是本地大学生;推出咖啡麦饼工坊,原料全部向村民订购;策划开镰节、麦田生活节等活动,年均吸引游客超8万人次,带动农产品和工艺品销售超60万元。

“现在我离不开村子了。”周圆笑着说。她计划以数字游民聚落为平台,通过租金减免、收益分成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乡村建设。

在枫林镇景沙岗村,另一群年轻人也在书写振兴乡村的故事。北京大学博士、浙江财经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杨言生,如今每周至少两次从杭州来此工作。他因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与枫林镇结缘,如今成为“自在枫林”青年乡创社区的创业导师。

这个由大赛孵化的乡创社区,正探索青年“引育用留”新路径。90后陈望锋在此开办民谣酒馆,00后杨一帆研发养生茶饮,他们看中的不仅是楠溪江的生态优势,更是乡村创业的广阔空间。“楠溪江这么好的地方,别人来旅游,还得花钱,我留在村里就是赚了。”陈望锋说。

乡愁,同样是召唤游子归来的重要纽带。曾在韩国、日本等国打拼的徐成龙,在2012年回到老家枫林镇枫三村。他牵头复活“枫林24节气”民俗,打造乡村博物馆和文旅综合体,让传统焕发新生。作为永嘉县民宿行业协会会长,他期待更多年轻人回归,“我对农村非常热爱,也充满期待,我还年轻,可以再干20年。”

在他的带动下,90后徐新宇回村重开祖传馄饨老店,吸引多地游客打卡;枫二村的徐静静、徐瑞芳姐妹返乡开办“舟里咖啡”,单日营业额最高超万元,还带动5位儿时玩伴回村加入。

“没有人不想回家乡。”徐瑞芳说,“楠溪江的山水,就是最美的资源。”

近五年来,枫林镇已吸引超百名青年返乡。聚焦青年人才宝贵资源,永嘉县正大力实施“楠溪创享家”青年入乡创业就业计划,打造“资源+平台+青年人才”的乡创孵化路径,支持青年人才入乡创新创业。

如今在温州,有近7000名青年正活跃在乡村一线,他们将创意与热爱扎根田间地头,成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青春力量。(郑涵)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