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低空经济安全发展
绍兴在浙江率先出台低空飞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日前,《绍兴市低空飞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以下简称《预案》)正式印发,作为浙江省首个地市一级的低空飞行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该文件的出台标志着绍兴市在低空经济安全监管领域率先破题,为全省低空飞行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了“绍兴样板”。
记者了解到,继2024年8月率先出台《关于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后,今年5月,绍兴市又印发《绍兴市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办法(试行)》。此次发布《预案》后,绍兴市正式形成了从顶层设计到服务保障再到风险防控的完整闭环,为低空经济这一新业态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
自2025年1月以来,绍兴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多部门,通过案例分析、风险评估、资源摸排,全面掌握绍兴低空飞行应急指挥、专家、装备等资源底数,并多次与公安部门研讨,征求各方意见,最终邀请民航浙江空管分局、中国民航大学等单位专家及行业代表评审,确保《预案》兼具科学性与实操性。
从应急体系构建来看,绍兴市以“全链条应急”为核心,建立低空飞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工作机制,形成一套覆盖“预防—响应—处置—善后”的完整工作体系。其中在预防环节,明确市低空飞行服务机构的主体责任,要求通过技术手段实时监测飞行器状态、气象条件与飞行环境,将风险预警前置;在应急响应和处置环节,不仅按事件严重程度划分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等级,更明确市县两级政府及交通、民航、气象等部门的职责分工,明确低空飞行活动突发事件信息各个环节的职责和内容,解决“谁来管、怎么管”的关键问题;而在后期处置中,从现场恢复、善后处置、保险理赔,到处置评估等工作,各项流程均有清晰规范,形成闭环管理。
“此次《预案》的出台,既是我市筑牢低空飞行安全防线的关键一步,更是推动低空经济‘安全与发展并重’的战略布局。”绍兴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浙江低空经济发展的重点城市,绍兴近年来在通用航空、无人机物流等领域加速探索,而低空飞行的安全保障体系,正是支撑产业壮大的“基础设施”。《预案》通过明确应急保障机制——涵盖通讯、队伍、物资、医疗等八大保障类别,以及定期应急演练要求,为低空经济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安全预期,也为绍兴吸引低空产业项目、拓展低空应用场景(如空中游览、应急救援、物流运输)扫清了安全障碍。
据悉,随着《预案》实施,绍兴市将形成“政策引导+安全保障”的低空经济发展双轮驱动格局,不仅为市民低空出行、企业低空作业筑牢安全屏障,更将为全省低空经济规范化、安全化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助力浙江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