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建設城鄉協調、區域協同、連通高效、內暢外通綜合交通網絡

杭州市綜合交通專項規劃(2021—2035年)獲批

劉園園、楊文龍
2021年10月09日08:00 | 來源:杭州日報
小字號

  日前,杭州市綜合交通專項規劃(2021—2035年)(下稱“規劃”)獲市政府批復。《規劃》提出建設世界一流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目標,進一步加強市域統籌,建設城鄉協調、區域協同、連通高效、內暢外通綜合交通網絡,推動城市綜合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提升,助力“大杭州、高質量、共富裕”。

  獲批的《規劃》分總則、交通發展戰略與策略、保障措施等14部分內容,規劃范圍涵蓋杭州全市域,近期規劃2021—2025年,遠期為2026—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針對杭州市對外交通、城市交通、樞紐體系、公共交通、步行與非機動車交通、道路網絡、停車系統、旅游交通、智慧交通及近期建設等重要方面均有具體表述。

  “‘向外’,我們要實現與全國及世界主要城市快速直達與高效連接﹔‘向內’則要構建市域高效聯通的交通網絡體系,支撐‘一核九星’城市新型空間格局和能級提升,建設智慧綠行品質天堂城市。”杭州市規劃資源局相關負責人指出,客運交通方面,《規劃》提出至2035年要形成“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實現杭州都市區1小時通勤,杭州至長三角主要城市2小時通達,杭州至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貨運方面,將建成“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和全球一流快遞之都,實現快件包裹國內1天送達。

  《規劃》進一步圍繞“節能減碳”做文章,引導交通綠色低碳轉型。“我們首先優化空間結構與用地布局,引導核心城區過度密集區塊人口向九大星城疏散、城市新流入人口向九大星城集聚,破解職住平衡挑戰,從源頭減少核心城區的交通需求總量。”杭州市規劃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規劃總體上按照步行、非機動車、公共汽電車、小客車的優先順序進行城市地面交通的設施布置和資源分配,加快軌道、公交、慢行“三網融合”,提高城市綜合交通網絡的整體效能,力爭至2035年95%的居民工作日平均通勤時間控制在40分鐘以內。同時提出在城市核心城區試點劃定“綠色物流區”“低排放區”等舉措,推進交通運輸領域降碳減排。

  《規劃》還提出了對杭州市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的長遠規劃控制。

  機場方面,將嚴格保護好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的機場淨空及電磁環境,續建T4航站樓,新建第三、第四跑道和東貨運區、南貨運區。重點發展歐美直飛航線,加密東南亞、東北亞地區航線航班。至2035年,國際航點達到100個以上,國際旅客吞吐量佔比提高到20%以上,實現年旅客吞吐量90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230萬噸。鐵路方面,將打造“五主一空多輔”鐵路客運樞紐體系。包括杭州東站、杭州西站、杭州站、杭州南站、江東站(錢塘站)5座主要客運站,蕭山機場站為空鐵聯運站,以及余杭站、臨平北站等輔助客運站。並響應《長江三角洲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要求,杭州西站爭取向I型樞紐發展。軌道交通方面,至2035年,杭州市區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總裡程達到1100千米以上,軌道交通成為公共交通出行的主體。通過完善市域(郊)鐵路網絡和軌道快線網、城市普線網、片區局域線網,促進都市區一體化發展、核心城區與九大星城的快速聯動,滿足人們多樣化軌道出行需求,打造“軌道上的杭州”。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