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原創

80年前,舟山東極島漁民英勇營救“裡斯本丸”

東經122°45′55〞,北緯30°13′47〞!

葉賓得
2022年08月27日13:20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漁民嚴全民家的內刻四圓環和英文句子的方磚﹔任福仁家的銀色西餐刀﹔劉竹定珍藏的刻有JNW9.375字樣的戒指……在浙江舟山東極島不少漁民的家中,80年前英軍臨行前贈送給他們的物件,仍在靜靜地訴說著歷史。

1941年,日軍攻佔了香港,逾萬名英國、加拿大等國軍人成了戰俘。1942年9月,日軍將1816名主要為英國籍的戰俘驅趕上“裡斯本丸”號船,從香港出發前往日本。10月1日,“裡斯本丸”駛抵舟山海域,被美國太平洋艦隊潛艇部隊第81分隊駕駛的“鱸魚號”發射的魚雷擊中並開始下沉。日軍轉移船上的官兵后,為防范戰俘逃亡,用木條封閉所有艙口,企圖讓所有戰俘與“裡斯本丸”一起葬身大海。船上的英軍戰俘試圖破艙逃生,日軍又用機槍、步槍對其射擊。

危難之際,舟山青浜、廟子湖等附近小島的漁民冒著生命危險,自發駕著小舢板出海救人。東經122°45′55〞,北緯30°13′47〞,正是救援點的地理坐標。

一艘小船隻能救五六個人,198位漁民出動了46艘小船,來回65次,將384名英軍戰俘救助上島,不過仍有不少英國士兵被日軍射殺或葬身海底。

參與營救的部分漁民合影(資料照片)。來源:浙江發布

“我們漁民歷來有個傳統,發現有人落海,就要拼命相救。”當時參與海上救援的漁民林阿根曾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說。

“救上來的英國人,大部分被安置在島上廟內和漁民家裡。”據林阿根回憶,當時的小島被日軍封鎖著,島民生活極其困苦,但漁民們仍紛紛拿出衣服和平時舍不得吃的糧食、魚干制品,給戰俘御寒充飢。

1942年10月3日,沉船后的第二天,幾架日本飛機飛臨東極島上空,在“裡斯本丸”沉沒的海域投下大量炸彈。組織營救的漁民曾設法幫助英國軍人轉移,但尚未來得及行動,日本的5艘軍艦就從沈家門方向疾駛而來,迅速包圍了青浜島、廟子湖島。約200名日軍登島后,進行了地毯式搜查。最終,381名英國軍人又被日軍押上日艦,但有3名英國軍人在漁民的掩護下躲過一劫。

“裡斯本丸”號。來源:浙江發布

帶著3名英國軍人藏身的梁益卷當時僅13歲,他玩耍時曾偶然發現青浜島南田灣有個小孩洞,口小腹大,深約兩米,漲潮的時候,海水淹沒洞口,裡面卻還有很大的空間,從外面難以發現這裡還有個洞穴。

3人在小孩洞裡住了整整5天后,1942年10月9日,6位青浜漁民駕著小船,連夜將他們偷運到寧波象山漁港。幾天后,當地官兵幾經周轉,將3人送到了重慶。在重慶時,這3名英國軍人通過廣播電台揭露了日軍的暴行,引發國際社會強烈公憤。最后,他們由英駐華使館接回國。

2005年8月18日,幸存下來的英國老兵查爾斯·R·佐敦帶著妻兒及另兩位英軍遇難者親屬從英國千裡迢迢來到東極島,尋訪當年的救命恩人。梁益卷的女兒梁銀娣當時也在現場,她說,盡管言語不通,但查爾斯和漁民們的眼裡都滿是淚水。

臨走前,查爾斯說:“回國后,我要把舟山東極島漁民當年營救盟軍戰俘的動人故事講給朋友們聽,通過英國的媒體推介舟山,傳播當年東極島漁民拯救盟軍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讓中英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如今,走進位於廟子湖島的東極“裡斯本丸”紀念館,展廳裡,仿造小孩洞礁石造型的樓梯、被漁民營救的“裡斯本丸”幸存者雕塑,還有飯桶、臉盆、藥罐等當時的生活用具,封存著當年舟山漁民英勇救人的事跡,傳遞著愛與和平的美好願望。

(責編:葉賓得、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