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台州路橋:執“質量”之筆 繪鞋業共富藍圖

2023年07月12日15:10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3、2、1,開播!”在台州市路橋區螺洋街道上倪村鞋業協會的共富工坊直播間裡,主播正在推薦協會成員企業生產的鞋品,像這樣的直播,幾乎每天都在進行。

作為台州市有名的專業鞋帽生產村,上倪村的鞋帽產業有著30余年的發展歷程,年產值10多億元,產量約佔全國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一。從過去的家庭作坊“小打小鬧”,到現在聯合80多家鞋企的“抱團”共富,從整個行業低質低價、無序競爭的“低小散”,到產品質量、品牌信譽大幅提升的“專精美”,這其中經歷了怎樣的探索與蛻變?

精心培育,質量認証破局

上倪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人從事鞋帽生產業務,鞋帽生產企業和個體戶最多時超過250家。但由於產品單一,再加上創新意識薄弱、競爭意識不強等原因,產品退貨率居高不下,鞋業發展一度陷入瓶頸。這讓他們深深地體會到,隻有求“變”求“質”,才能“破局”。

企業有需求,政府搭好台。2022年3月起,路橋區組建工作小組,對上倪村的鞋帽產業開展了摸底調查,明確提升需求,形成關鍵問題清單、年度培訓計劃,並建立質量提升梯度培育名單。

路橋區結合地區實際,為鞋業小微企業“量身定制”《台州市路橋區鞋業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証提升行動工作方案》﹔聯合認証、檢測、行業協會等機構,開展貿易政策、技術、標准、認証認可等知識講座﹔邀請認証、檢測機構的技術人員入企開展質量診斷、現場指導,累計走訪服務企業100余家次,解決技術問題25個……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証提升行動的開展,為區域性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按下了“加速鍵”。

執法人員走訪企業。螺洋街道供圖

通過一年多的提升活動,目前共有14家企業通過認証,實現了質量管理認証企業“零”的突破。

此外,該區還出台了對參與標准制(修)訂、認証活動企業的激勵政策,對獲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証的企業提供8000元的補助金,減輕鞋業小微企業在實施質量管理體系認証提升行動中的負擔。

“今年我們將繼續免費為企業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証活動,力爭到年底至少有1家鞋企獲‘品字標’認証、5家鞋企獲質量管理體系認証,助力企業品牌質量進一步提升。”路橋區市場監管局質量發展與合格評定監督管理科科長林順富說。

因廠施策,“小微”不再微小

黃斌鑫是上倪村為數不多的“鞋二代”。從父母手中接管鞋廠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新生產設備。

“我們有一半以上的訂單來自海外,外貿單對產品質量的要求高,如果產品不合格,要退貨是非常麻煩的,損失很大。”黃斌鑫說。在專家團隊的指導下,他的鞋廠重建組織架構,引入6S先進現場管理模式,增設產品質檢員和新品研發部,通過企業質量管理能力的提高,帶動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現在,黃斌鑫的鞋廠年產值提高至720萬元,年度同比增長20%,人均產量提高至15.8件/小時,產品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並可持續提升。

“今年我還計劃開展‘品字標’認証,打造自有品牌,讓我們的雪地靴擁有自己的名字。”黃斌鑫表示,他不單想把更先進的管理理念帶給身邊的長輩們,也想帶動更多的年輕人回鄉創業,為自家工廠生產的鞋子“帶貨”。

近年來,上倪村的鞋企共計投入5000多萬元更新生產設備,不斷開發運動鞋、涼鞋等產品,產品檔次不斷向中高端邁進,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

共富工坊,攜手共謀發展

7月12日上午,路橋區鞋業協會“黨建引領 鞋首同心”共富工坊直播間舉行了第一場由80多家鞋企共同參與的直播儀式,也意味著路橋鞋企正式邁入了“直播帶貨”時代。

“鞋首同心”共富工坊直播間開播儀式。螺洋街道供圖

“原先我們鞋子在國內的銷售主要集中在江浙滬地區,現在通過網上直播這種形式,銷售面更廣了,又減少了經銷商中間環節,可以幫助鞋企增加收入。”路橋區鞋業協會理事長戴明昌對直播式共富工坊助企增收充滿信心。

如今的上倪村產業園,一幢幢紅色外牆的廠房整齊有序。巾幗共富車間、“鞋首同心”共富工坊、品牌輔導服務站,還有上倪村文化禮堂改造設立的共富直播間、“微改精提”打造的濕地公園……環境、產業變化的點點滴滴都在述說著這個村子的共富之美。

據悉,路橋鞋業的共富工坊已吸納當地80余家鞋帽企業入駐,輻射帶動用工7000多人,旺季時一個月發放工資可近5000萬元。

“政府在我們鞋業開展質量管理體系提升活動,對我們鞋企幫助非常大。現在我們通過共富工坊來做網上直播帶貨,也更有底氣了。我們的目標是讓更多的鞋帽企業入駐共富工坊,實現共富。”戴明昌說,共富工坊還在計劃打造直播基地,預計到2023年底將實現線上銷售總量6000萬雙。(陳嘉)

(責編:葉賓得、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