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安徽天長:沃土蝶變 產業升級

人民網記者 周坤 陶濤
2023年08月04日10:02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盛夏時節,記者在安徽省天長市大通鎮孔凡鳳家庭農場飛起無人機,透過屏幕,一塊塊“蝦稻共作”的水田接連映入眼帘,滿眼的綠色,從近處一直伸至天邊。

“現在正是一年最忙的時候,南京、上海、揚州的訂單已經排滿了,打著電話催我起蝦發貨。”站在田埂上的大通鎮村民孔凡鳳,正在把剛捕撈上來的小龍蝦集中起來,根據個頭大小、品相進行分類,然后打包裝車,及時發送到長三角地區售賣。

蝦稻田裡,正在捕撈龍蝦的孔凡鳳。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蝦稻田裡,正在捕撈龍蝦的孔凡鳳。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說起天長市的稻蝦共作,最初是由大通鎮的幾個村民摸索著搞起來的。

被大伙稱為天長稻蝦共作“第一人”的詹家國是大通鎮村民,他長年在外捕魚捉蝦,對江蘇蘇州、鎮江一帶發展稻蝦共作產業興趣濃厚,他潛心鑽研,2014年冬季回鄉流轉200畝地,一蝦一稻,每畝比單純種植水稻增收2000多元,一年淨賺40萬元。此舉引得周圍的農民紛紛仿效,“蝦稻共作”模式漸漸推廣開來。

天長市水產站站長佔家智說:“小龍蝦為水稻除草、鬆土,其排泄物為稻田增加肥力﹔水稻不但可為蝦遮蔭,秸稈還田后產生的浮游生物,更成了小龍蝦的天然食餌。”

稻在風中搖,蝦在水中游。“蝦稻共作”模式的應用,不僅穩定了天長的糧食種植面積,提高了“天長大米”品質,同時也大大調動了農民的種田積極性。

“同樣一畝地,過去隻種小麥和水稻,一年收入不到1000元,而現在,‘蝦稻共作’一年下來,3000多元不成問題,收入多了,農民的積極性自然就上來了。”佔家智說。

經過多年發展,如今天長稻田綜合種養面積共215900畝,並且建立了天長市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園和稻蝦共作千畝示范基地,設立了天長市萬畝稻蝦共作示范園。

鄉村振興,就是在“土”字上做文章,念好“土”字訣。一稻一蝦,讓天長的“泥土地”變成了“金土地”,既讓農民的錢包鼓起來了,也讓“天長大米”品牌亮起來。

在天長市,除了“天長大米”,還有一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就是“龍崗芡實”。

在天長市龍崗社區的芡實種植基地裡,綠色的芡葉層層疊疊,鋪滿水面。再過一個月,這裡將迎來一年最忙碌的豐收時刻。

作為“水八仙”之首的芡實,在當地又叫做雞頭米。作為一種經濟作物,芡實以種子的種仁供食用,營養豐富,是傳統的營養保健型食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芡實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長期以來市場一直處於熱銷之中。

俯瞰龍崗社區的芡實種植基地。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俯瞰龍崗社區的芡實種植基地。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因地制宜打好特色優勢牌,靠的是資源稟賦,但想要把好資源轉化為好品質、好品牌,必須強化優勢、放大特色、突出差異,最大化提升土地價值和經濟效益。”龍崗社區黨總支書記葉軍說。

在過去,龍崗芡實絕大部分都是以原材料直銷的形式出售,不僅利潤空間小,也難以發揮出芡實的更多價值。

如今,龍崗社區通過深入挖掘鄉村的內在價值,打造符合當代人需求與審美的芡實品牌,目前已開發出芡實茶、芡實露、芡實酒、芡實糕等產品,並且建成芡實大市場,集聚芡實加工企業近60家,從而拓寬龍崗芡實的發展道路,賦予鄉村更多的可能性。

放眼整個天長,該市已形成芡實種植、加工、研發、貿易的“芡實”特色產業鏈,從業人員達1萬余人,芡實種植收入超5億元,一二三產融合達到27億元。

為了讓資源變資產,天長市積極轉變農業生產結構,以特色產業為著力點,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小”土地上種出大收益,讓特色農業成為致富增收的新動能,書寫出“一地生多金”的“共富答卷”。

(責編:葉賓得、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