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杭州探索“醫—康—教”一體化綜合康復服務模式

2023年08月24日16:56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8月25日是第七個殘疾預防日,近日,杭州市上城區彭埠街道“小蝸牛”融愛聯盟組織在上城區融愛兒童成長中心成立,這是融愛星踐行“浙有善育”發展理念的一次重要探索。這兩年,融愛星依托彭埠街道力量,以特殊兒童及家庭為主體,聯合醫院、康復中心、學校、社區、企業、群團等組織,打造全方位的“醫—康—教”一體化綜合康復服務模式。

醫康一體有保障

在彭埠街道出生的小安(化名)已經3歲多了,開口說話的次數很少,總是跑來跑去顧自己玩,偶爾有呼名反應。家人忙於經營,並沒有特別關注孩子的異常。在2022年世界孤獨症關注日的宣傳期間,小安的父母接觸到融愛星和彭埠街道的志願者團隊,隨后參加了在杭州某醫院開展的早期篩查公益義診活動,這才開始正視孩子存在的問題和障礙。

小安被確診為“孤獨症”后,其父母選擇了具有市級殘疾兒童定點資質的融愛星融愛兒童成長中心,開始了小安的康復之路。

早期篩查、精准識別、及時干預對孤獨症兒童尤為重要。這兩年,融愛星圍繞國家衛健委發布的《0∼6歲兒童孤獨症篩查干預服務規范(試行)》,開展了大量的科普宣傳工作,讓更多人認識孤獨症、了解孤獨症,關心關愛兒童成長。

同時,融愛星與杭州某醫院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打通醫保入口,讓家長們能享受部分費用醫保報銷,為更多像小安這樣的特需兒童家庭提供優惠。

康教一體促成長

融愛星以康復系統評估為基礎,根據個體差異,制定有針對性的個別化康復訓練計劃,設置符合認知水平的教學活動,使兒童在“生活適應、社會交往、溝通與語言—言語、認知、運動”五大核心發展領域的問題得到有效干預和解決。同時,與幼兒教育有效銜接,實施“半日教育、半天康復”的康教模式,在實踐探索中,形成“康復教育評估—個別化康復教育方案制定—康復教育方案優化調整—康復教育方案效果評估”的動態循環工作流程。

為了讓特殊兒童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讓課堂更加立體化,融愛兒童成長中心還設置了豐富多彩的融合教育活動,請彭埠街道轄區內的社區利用中心的農療基地開展融合活動,讓特需兒童和普通兒童一起深入大自然,一起感受傳統文化,一起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讓特需兒童融入主流學校和社會中。

在彭埠街道的促成下,轄區內的夏衍第二小學以為融愛兒童成長中心的特需兒童提供實景教學環境為契機,積極創設融合教育氛圍,為進入學齡教育的兒童打好入校的基礎。此外,彭埠街道成立了以街道為中心、融愛兒童成長中心為主體,聯動周邊學校、托幼機構、社區、企業等單位的彭埠街道“小蝸牛”融愛聯盟組織。

就業支持助發展

“您好,歡迎來到融愛星,我是在這裡工作的員工,我叫陳欣。”在融愛兒童成長中心有位“心青年”(心智障礙青年),每次有初訪的客人,他都會向對方這樣介紹自己。

陳欣出生於2000年,是名聽力障礙和發育遲緩的“心青年”。他在融愛負責門崗管理、行政助理、教師助理等多個崗位的部分工作職責,他還喜歡和客人聊他的漫畫和攝影。現在的他除了常年需要佩戴人工耳蝸來保持聽力之外,看起來和常人並無異處。

早在2020年陳欣便完成了融愛星面館的就業培訓,成為了面館的“金牌店小二”。2022年2月,心智障礙人士就業培訓基地在融愛兒童成長中心落地。借著這次職業培訓,陳欣回到了融愛星。

據悉,融愛星就業培訓基地提供完備的職前教育,開設有理論課程、實務課程、門店實訓等多項課程,並開展豐富的社會融合活動,建立星星志願服務隊,幫助更多“心青年”接觸豐富多樣的社會場景。同時,通過自主就業和輔助性就業等形式,幫助他們融入社會,實現就業。

一直以來,彭埠街道大力支持融愛星在“醫—康—教”一體化綜合康復服務模式上的探索和實踐,共同促進街道整體的助殘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和規范化。

融愛兒童成長中心校長章碧君表示,目前在彭埠街道已形成殘聯、教育、衛健、民政、婦聯、團委、企業、社區等多方的溝通和聯動機制,進一步推進特殊教育康復服務高質量發展,希望未來能夠形成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醫—康—教”一體的“融愛方案”並將其傳播出去,造福更多的特需兒童及其家庭。(吳馬麗、方輝國)

(責編:葉賓得、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