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美了鄉村 旺了產業

紹興新昌以高質量“四好農村路”建設助推共同富裕

俞穎穎、馮一穎、王蕾
2023年09月21日09:07 | 來源:紹興日報
小字號

修建一條公路,串聯一路風景,帶旺一方產業。入秋以來,紹興新昌的鄉村美景吸引了一撥又一撥的城市游客﹔而帶著新鮮“泥土味”的迷你番薯、小京生花生等農產品則“坐”上了城鄉公交車出村、進城。一進一出之間,一條條散落在鄉間的“四好農村路”便成了連接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近年來,新昌縣以建設高水平交通強縣為目標,全域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全面實施鄉村共富聯建旅游路三年行動,以點帶面推進全域示范,讓產業因路而興、生活因路而富、鄉村因路而美。

以路為媒

下好產業興旺先手棋

9月17日,天氣晴好,新昌市民竺先生駕車帶著家人前往該縣東茗鄉下岩貝村游玩。一家人沿著葫馬線一路前行,在下岩貝村吃了中飯,喝了咖啡,逛了美麗村庄,盡興而回。

修繕一新的葫馬線正助力沿線鄉村打開發展新格局,各種資源沿著這條“四好農村路”源源不斷而來。

位於大山深處的東茗鄉不乏風光秀麗的小山村,最近幾年,該鄉將沿葫馬線分布的幾個鄉村進行了資源整合,推出“六看東茗”旅游品牌,形成了一條“下岩貝看霧、白岩看星、后岱山看戲、金山看花、東豐坑看橋、石下坑看水”的特色景觀帶。如今,這條景觀帶成為東茗鄉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一路通,百業興。近年來,新昌縣積極以高質量“四好農村路”建設助推共同富裕,下好產業興旺先手棋。2021年,新昌縣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萬裡美麗經濟交通走廊達標縣,2022年,新昌被確定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單位。截至2022年底,該縣公路裡程1443.713公裡,其中農村公路裡程為1264.935公裡,佔總裡程的87.61%。

修路造橋,隻有引文化入路,這樣的“四好農村路”才有靈氣、精神氣,從而形成“引力場”,吸引“大流量”。

新昌縣堅持打造好“唐詩之路、佛教之旅、茶道之源”名片,由縣文旅部門牽頭,發揮“土專家”“田秀才”的作用,整合公路沿線歷史文化遺存,追尋文化根脈,加強文化植入,讓路有主題、有靈魂,把“行道路”建設成“人文路”。

如今,一條條“四好農村路”將景區與鄉村連接起來,通景公路與通村公路融為一體,景村相融,在實現資源聯動的同時,建設了一條條產業興旺路。

以路為引

蹚出富民增收新路徑

讓美麗路生金致富,才是“四好農村路”的終點。

新昌縣由該縣農業農村部門牽頭,依托現有的公路網,進一步聯通農村公路“毛細血管”,促進交通與旅游、農業等產業深度融合,探索“路衍經濟”深度發展,蹚出了一條富民增收的新路徑。

“眼下,我們正在實施鄉村共富聯建旅游路,通過部門聯手、鄉鎮聯動,創新推出‘四聯共創’工作模式,激活農村公路與農村發展的內在聯系,努力把通村路建成通景路,打通鄉村旅游的‘最后一公裡’,更好地建設鄉村共同富裕之路,讓更多老百姓嘗到甜頭、得到實惠。”新昌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呂長軍表示。

新昌以路為媒,加大和美鄉村建設,打造澄潭江未來鄉村示范帶,打響“梅棠雅集”和“下岩貝·金山上”兩大片區化鄉村品牌IP,將“和美”理念貫穿於鄉村建設全過程各方面,致力繪就“公路+”致富圖景,吸引一大批回鄉人投身鄉村發展。如葫馬線茗香之路全年帶動下岩貝·金山上片區民宿增收800余萬元。

與此同時,新昌縣也在積極打造“新暢達”農村物流服務品牌,圍繞“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產業布局,通過“快快合作+郵快合作+交郵合作”運行模式,形成縣、鄉鎮、村居三級農村物流配送體系。目前,新昌縣累計開通客貨郵合作線路11條,開通了沙溪水蜜桃、東茗小番薯、回山西瓜等季節性特色農產品運輸共富班線3條,並成功創建為2022年度浙江省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四星級樣板縣,入選全國第四批農村物流服務品牌名單。

記者了解到,2023年1至8月累計派送進村快遞件及貨物約130萬件,寄遞出村件約17萬件,其中農產品約4萬件、農產品價值340萬元,實現“快遞進村、山貨入城、村民共富”。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