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優化法治營商環境護航“制造”邁向“智造”

“這麼多年‘打假’維權,還是第一次在刑事階段就拿到賠償。”近日,通過檢察機關在刑事訴訟階段組織的賠償調解,嘉興市海鹽縣某汽配有限公司負責人拿到了166萬元賠償款。
該公司是一家主要生產重型汽車剎車片的民營企業,其生產的剎車片外銷多個“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最近,下游經銷商多次從造假窩點採購並銷售假冒剎車片,后被公安機關查獲,涉案金額達180余萬元。
司法實務中,知識產權民事索賠一般要求權利人在刑事程序完成后,另行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權利人勝訴權益難以及時、充分保障。
“為破解這一難題,我們創新推出知識產權刑事案件訴前賠償調解機制,通過認罪認罰制度,在審查起訴階段組織雙方開展民事賠償調解,促使侵權人積極履行賠償義務,維護權利人實體權益。”海鹽縣檢察院檢察官楊麗斌說。
法治是打造優營商環境的重要一環。海鹽縣檢察院的探索正是嘉興保護知識產權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嘉興一直把知識產權保護當作塑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重中之重,創新能力持續增強,並成功獲批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這些年,相關部門為我們挽回了巨額損失及商譽,讓我們可以放開手腳、踏實去做。”在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協會天花吊頂材料分會會長時沈祥看來,優秀的法治營商環境,已成為企業創新的底氣所在。
作為中國集成吊頂的發源地,海鹽遙遙領先的市場佔有率讓不少不法分子企圖通過假冒分一杯羹。2021年至今,海鹽公安已偵辦制售假冒集成家居品牌案件15起。近日,海鹽縣公安局還與中國天花吊頂協會簽訂知識產權保護警務聯絡框架協議,創新設立集成智能家居知識產權保護警企聯絡室。
“通過知識產權警務聯絡官制度,公安部門提前介入知識產權刑事保護,通過警企合作、行刑銜接、服務宣傳系列舉措,已初步構建‘全要素、全環節、全鏈條’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海鹽縣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王沈軍說。
讓暖心法治鏈覆蓋整條創新鏈,嘉興各部門努力創新,攜手構筑知識產權權益一體化保護高地。“我們與市公安局、市檢察院、市中級人民法院建立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實現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三合一’保護。”嘉興市市場監管局(嘉興市知識產權局)局長李陳源告訴記者。
目前,嘉興市6家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全部入駐“浙江解紛碼”平台,還設立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地方分中心,實現知識產權糾紛化解從“最多跑一地”到“一趟不用跑”。
為知識產權撐好“保護傘”,嘉興持續激活企業創新活力。
嘉興市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高端裝備制造業專利申請量均居浙江省第四,涌現出一批靠科技實力領跑的“鏈主型”企業。
保護知識產權也成為營商環境的一張名片。破獲一起案件、引進一批企業、帶動一片產業,執法護企、法治引商已初見成效。
“我們深刻體會到了中國警方破案的速度之快和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之堅,也讓我們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營商環境充滿了信心。”日前,德國某公司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感謝信,感謝嘉興警方破獲一起制售假冒該公司品牌的成品油鋸導板案件,涉案價值1200余萬元。
當前,嘉興正在打造智造創新強市,由“制造”向“智造”加速轉型。李陳源表示,在法治營商環境的護航下,嘉興正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對“智造強市”品牌的內核支撐作用,不斷提高知識產權綜合實力和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