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杭州首個草坪開放文明公約發布

努力打造公園綠地開放共享“杭州模式”

沈欣寧、熊艷
2023年11月27日08:22 | 來源:杭州日報
小字號

杭州人的秋天有多浪漫?

近日,在杭州運河亞運公園,杭州人專門為“小草”舉辦了一場對話,並發布了一個有關小草的“浪漫約定”——杭州首個草坪開放文明公約《杭州市公園綠地開放共享文明公約》(以下簡稱《小草公約》),杭州城市綠地共享LOGO也在現場發布。

杭州為公園綠地開放再立規

“在杭州的草坪上,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現場,市民群眾與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就城市綠地開放共享的體系打造、功能特色、未來設想等進行了一場“幸福對話”。

2023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布《關於開展城市公園綠地開放共享試點工作的通知》,3月杭州成為首批城市公園綠地開放共享的試點城市之一﹔4月杭州宣布運河亞運公園、城北體育公園等10個城市公園成為第一批開放共享試點公園綠地……“隨后,我們啟動‘我和草坪有個約定’大型民意征集活動,邀請全體杭州市民來做《小草公約》的擬定者,為實現公園綠地開放共享的精細化管理與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杭州市園文局綠化處程二蘋處長說。

“垃圾不落地、自備垃圾袋隨身帶走,或將垃圾集中到指定處﹔不在草坪上吸煙、使用明火﹔注意公共安全,避免在草坪上使用帶有地釘等尖銳的露營裝備(或在指定區域使用)﹔牽好寵物,當好‘鏟屎官’……”記者看到,《小草公約》充分汲取了市民的智慧,對於草坪的保護細致到“毛細血管”。現場,市民代表圍繞《小草公約》條例作提問、發言,並呼吁大家“愛護草坪”﹔杭州公園民間園長代表圍繞《小草公約》條例作提問、發言,並呼吁市民游客“把垃圾帶走”﹔部門代表、市民代表、專家代表、媒體代表在《小草公約》上簽字。

“杭州哪些公園可以搭帳篷?哪些類型的帳篷可以搭?”“未來公園應該怎樣更好地開放共享?”現場,面對代表們的熱情提問,程二蘋說,杭州第一批10個試點公園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例如,有的公園可以搭帳篷,有的則不能,這個由各個公園根據其特性自行規定﹔有些公園通過市民自我管理來創造開放共享經驗,有些通過預約制度等來管理……這些都為以后的開放共享管理模式積攢了經驗。

開放共享之“道”在於精益求精

綠,是大美杭州的生態底色,更是杭城百姓的生活亮色,而身邊的大小公園正是這抹綠中至關重要的一筆。

杭州始終高質量打造公園綠地的開放共享,目前,已公布的開放共享綠地總面積達3738公頃,越來越多的市民走進公園開展戶外活動。“即便杭州有這麼多的草坪資源,但對比1200萬杭州市民的需求,還是不夠的。”杭州市園文局相關負責人說,2024年杭州城市公園開放的綠地和空間將不少於1000處,其中包括草坪、林下空間、運動休閑場所等。

杭州公園綠地的開放共享之“道”,在於精益求精。

眼下,杭州有關草坪的管理導則及管理規范等已正式發布實施,接下來,“導則”與“公約”將一起實施,相信未來杭州公園綠地開放共享模式將愈加成熟。

下一步,杭州園林部門將繼續積極探索構建“全齡友好、共治共享、類型豐富、開門見綠”的城市公園綠地開放共享體系,通過構建以四項舉措(公眾參與、細化管理、文明引導、運營反哺)、五類活動(“公園+文化”“公園+露營”“公園+運動”“公園+課堂”“公園+集市”)、六個精細化管理策略(科學養護、智慧體驗、運營保障、活動賦能、多元參與、服務完善)為框架的“4+5+6”開放模式,打造公園綠地開放共享“杭州模式”的惠民密碼,進一步彰顯杭州園林江南韻味、國際魅力、市民共治的特色。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