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村企結對 解鎖稻田裡的“共富密碼”

近日,杭州臨安區青山湖街道郎家村“共富稻田”裡,人頭攢動、飯香四溢,2023臨安區稻田文化節在這裡舉行。田埂上,15個電飯煲一字排開。不遠處的“稻田餐廳”裡,30多位廚娘顛鍋掌勺,為即將上桌的新米宴趕制著可口的菜肴。
近年來,憑借這一方方金燦燦的稻田,青山湖街道的郎家村和潘聯村在共同富裕之路上步穩蹄疾——“稻花香裡說豐年”的場景,正在兩村之中上演。
企業與街道簽訂結對互助協議。青山湖街道供圖
活動現場,青山湖科技城某企業作為“共富幫共體”代表,與青山湖街道簽訂了結對互助協議,並下單訂購了10萬斤大米。
這是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充分發揮企業幫扶作用、助力村社實現共富的一個縮影。
不僅是上述兩個村。如今,“共同富裕”的樂章,正在青山湖科技城區域內的各村奏響。
為豐富村企結對共建“天目鄉村共富幫共體”,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通過“幫扶合作”“幫扶品牌”“幫扶宣傳”“幫扶幫銷”“科技城自主產品走村入社”等模式,先后牽頭連線8家公司與村社簽訂稻田認領協議。
通過幫扶、結對這樣的形式,青山湖街道“非農化”“非糧化”進程得到進一步優化,不僅在“共富稻田”裡推廣“稻蛙共生”“一田雙收”綠色生態優質高效的現代農業生產模式,還進一步擴大了村集體和村民的增收渠道。
此外,考慮到青山湖科技城區域內村社“退林還耕”2059畝農田來種植大米,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緊密圍繞“數智新城、田園之鄉”總體目標,堅持“區域融合、產業融合、文化融合”三融路徑,潘聯村、郎家村、洪村等種植大村的“青山湖農味”飛入青山湖科技城各企業。
數據顯示,2022年,超過10家大型企業集團與青山湖科技城區域內的各村社進行了食堂餐飲等共富合作,僅從郎家村和潘聯村就購買了約6萬斤大米,佔總產出的五分之一。
除了村企結對以外,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也是青山湖科技城區域內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密碼之一。以“山湖·青鋒”黨建聯建品牌為抓手,青山湖科技城與企業合作,在青山湖黨群服務中心開了黨群超市,將各類生活用品、共富農產品擺上了貨櫃。同時,青山湖科技城還通過直播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著力推薦科技城企業產品,讓“酒香飄出深巷”。
“我們希望企業聯合村社在共同富裕的探索道路上攜手前行,共享、共贏、共富、共發展。”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宋唯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