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公辦學校學位 確保隨遷子女入學
金華多措並舉應對小學入學高峰

2022年市區小學新生17001人,2023年是20861人,增加3800多人﹔義烏2023年新生近3萬人,較2022年增加7000多人﹔永康2023年新生比2022年增加5000多人……2023年金華市迎來小學新生入學高峰,除本地二孩涌入,還有隨遷子女就讀政策的疊加。
面對浙江省政府2023年“新改擴建公辦中小學校100所,新增學位8萬個”的任務清單,金華市將新改擴建公辦中小學民生實事作為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重要抓手來推動落實。2023年,金華市新增公辦學位4.48萬個,完成新改擴建公辦中小學19所,新增公辦學位19378個﹔民轉公29所,新增公辦學位共計2.54萬個,遠超下達的任務數,快速有效增加公辦優質教育資源供給。
金華市金東區實驗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方青至今記得2023年暑假的忙碌,南擴工程、鋪塑膠路、網絡擴容、連廊改造等項目有條不紊地推進,她每天都在學校駐扎,每天和各項工程做好對接。
臨近年末,義烏市佛堂鎮工業園區開始測算外來務工人員流動情況。和往年最大的不同是,2023年人員相對穩定,尤其帶孩子的家庭都想留下來。“園區對口的新成小學今年民轉公,隨遷子女一學期能省4000多元學費,辦學質量也上去了,很有吸引力。”該鎮工業園區負責人陳俊俏說。
義烏是一座典型的人口流入型城市。該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18.6萬人,其中隨遷子女8.1萬人,佔比達43.5%。2023年上半年僅用56天,該市隨遷子女公辦學校就讀比例便從58.7%躍升到90%以上,學生成了最大受益者。該市還將持續提升24所民轉公學校的辦學質量,在學校規劃、教師隊伍、質量考核等方面與普通公辦校並軌,為“世界小商品之都”引才聚才貢獻教育力量。
根據2023年浙江省政府民生實事的要求,“符合條件的義務教育段隨遷子女在家長常住地100%保障入學,就讀公辦學校達85%”。據悉,2022年金華市義務教育段隨遷子女總人數為273267人,其中就讀公辦學校的193099人,隨遷子女就讀公辦學校的比例為70.7%。2023年金華市出台政策保障隨遷子女入學,整體謀劃,多措並舉,隨遷子女公辦入學率提升至86.79%,提升幅度浙江省最大。
為加快推動金華市教育高質量發展,2021年金華市政府出台《金華市區“百校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22年金華市政府又迭代出台《全市教育“三百工程”五年行動方案》,計劃實施教育項目336個,總投資650億元。兩個行動實施以來,金華市已累計完成新改擴建公辦學校(幼兒園)192所,新增學位11.95萬個。到2026年,金華市至少還將實施教育項目200個以上,預計可新增公辦學位15萬個以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激發創新動力 浙江農行為專精特新企業送上“大禮包”
- 如何扶持和培育出一批在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優質中小企業?日前,在浙大校友企業總部經濟園,2023年浙江省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發展服務對接會(浙江大學校友企業專場)成功舉辦。浙江省經信廳、浙江農行、浙大校友會共同聚力,開出了一劑“良方”。 此次對接會以“打造金融生態 賦能科技創新”為主題,聚焦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需求,開展政府服務賦能、發展研究賦能、技術創新賦能、農行惠企賦能、融資發展賦能、上市培育賦能等現場活動,對浙大系專精特新企業進行靶向生態賦能,進一步激發專精特新企業的創新動力和創業活力,促進浙江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