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社區辦入院 專線開到家門口
杭州持續提升醫療惠民服務

“現在去就診前,我都要點開互聯網醫院,查一下哪家醫院兒科排隊的人少。”這兩天,杭州市民趙先生正帶著7歲的孩子應對兒童呼吸道感染。通過線上兒科忙閑查詢、線上問診提前開檢查單等方式,在帶娃看病這件事上,他沒有太過焦慮:“這些線上服務至少能幫我省下個把小時。”
趙先生說的正是2023年8月杭州市衛健委上線的杭州市互聯網醫院中的功能。前不久,杭州市衛健委召開了惠民舉措推介會,盤點2023年包括互聯網醫院在內的一系列便民、惠民、利民政策和服務舉措,件件與老百姓有關。
數智健康迭代升級
從攜帶各類檢查單排隊挂號,到拿著一部手機在家也能問診復診,杭州市就醫流程數字化變革,讓市民就醫獲得感不斷提升。
杭州市互聯網醫院支持醫保在線實時結算。一部手機聯接著杭州所有市級醫院、17家區縣醫院和1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患者可以足不出戶地享受線上服務。
互聯網醫院匯聚了2190多名醫護人員,隻要通過一個平台就能在線咨詢復診服務,醫生基本上在半小時內就會響應。
據悉,杭州市互聯網醫院上線3個月以來,在線服務患者量已超過2.8萬人次。
杭州開發的“雲入院”系統,患者可以在主城區5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355個站點直接辦理市級醫院的入院手續。“以前入院辦理要五道手續,現在通過‘雲入院’系統,兩步就可以一站式完成辦理。”杭州市衛健委規劃發展和信息化處處長何煒介紹。
除了方便患者,系統還打通了市級醫院床位資源,基層能看到上級醫院的床位情況,可對需要轉院的病人及時進行資源調配,患者“不出社區”就能實現市級醫院“雲入院”,構筑了數智醫聯體服務的新模式。
杭州先行先試的“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實現各層級醫院之間的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已入選國家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典型經驗案例。此外,杭州還推出“數智陪診”“智能脫發識別”“舌診機器人”等一批特色應用,為市民提供專業、優質的醫療服務。
優質醫療拓展延伸
“一老一小”是全社會重點呵護的對象,對此,杭州市衛健委積極打造“幼有善育,老有康養”的環境和氛圍。
為助力“老有康養”,杭州市衛健委率先開展緊密醫養聯合體試點工作。在全市域推進安寧療護服務工作,90%以上涉老服務醫療機構建成“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已為杭州市21.4萬老年人開展口腔、營養、認知、心理狀況篩查評估,為25.8萬50周歲至74周歲老人提供免費結直腸癌篩查服務,為11.15萬65周歲至74周歲老人提供免費慢阻肺篩查服務,為30.84萬70周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接種流感疫苗。
2023年,杭州市還將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病種擴增至29項,已惠及6.6萬余名新生兒。
目前,杭州首創的嬰幼兒成長驛站數量已達594家,成為“家庭、社區、機構”三方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橋梁與紐帶。
此外,杭州持續深化城鄉醫聯體建設,全市新增設全專聯合門診23個、特色門診34個,城市醫聯體內共下沉市級專家103人(常駐),短期下沉專家5100多人次,為6.39萬余名患者提供門急診診療服務。
針對市民就醫出行不便的痛點、難點,杭州市衛健委協調有關部門新開通5條公交地鐵、區域接駁線路,開通2條公交院際專線,優化完善2條公交區域線網,並優化市屬醫院周邊公交站點,目前共開通8家市屬醫院的13條公交進醫院專線,提升患者就診體驗感和就醫便捷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激發創新動力 浙江農行為專精特新企業送上“大禮包”
- 如何扶持和培育出一批在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優質中小企業?日前,在浙大校友企業總部經濟園,2023年浙江省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發展服務對接會(浙江大學校友企業專場)成功舉辦。浙江省經信廳、浙江農行、浙大校友會共同聚力,開出了一劑“良方”。 此次對接會以“打造金融生態 賦能科技創新”為主題,聚焦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需求,開展政府服務賦能、發展研究賦能、技術創新賦能、農行惠企賦能、融資發展賦能、上市培育賦能等現場活動,對浙大系專精特新企業進行靶向生態賦能,進一步激發專精特新企業的創新動力和創業活力,促進浙江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