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大數據 激活大算力
杭州交通治理在線平台發布

“隻要和司機說一聲目的地,附近哪裡都能去!”體驗過杭州“小藍巴”社區微公交的乘客,都會為它的便捷點贊。既能滿足“線跟人走”的個性需求,又能保証運行效率的“小藍巴”,背后有杭州交通治理在線平台的功勞。
近日,記者從第五屆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獲悉,杭州交通治理在線平台正式發布。“數據指標”“算力算法”“場景應用”等方面的創新實踐取得了突破性成效。
平台歸集了11大類超50億條的政府公共數據、企業運營數據及互聯網出行數據,建立了交通基礎設施、人口資源分布、交通運行特征三大類N層的交通圖譜,實現城市交通治理全要素的數字化、空間化、可視化。
“在做實數據倉的基礎上,激活大算力,智能研判。”杭州市綜合交通運輸研究中心副主任鄭凱拿“智慧公交”舉例,“平台可以精准分析以居民小區為單位的出行特征和規律,然后指導開通穿梭巴士、通道快線、地鐵接駁線等,使公共交通服務更加匹配公眾出行需求。”
據介紹,這種大數據驅動公共交通由“人隨線走”向“線隨人走”的智慧公交治理模式轉變,在丁蘭、轉塘、三墩北、九堡等片區落地應用后取得了良好實效,並已開始向杭州全市推廣。
賦能應用、對症開方,交通治理在線平台著眼破解出行中的痛點和治理中的難點,針對性推進研發應用。
除“智慧公交”場景外,“堵點治理”場景也已成功運行,並初見成效,文暉路就是其中典型。自2023年年初文三路從單向改為雙向通行后,與其相接的文暉路段時常發生擁堵。“平台自動獲取該信息,並分析擁堵成因發起預警。”鄭凱說,該路段被列為常發堵點后,交警部門實施了相應舉措,治理后的日均擁堵時間從2.6小時降到了42分鐘。
在“景區治理”場景中,從合理的流量調節、精准的公交調控、精密的秩序管控三大維度,實現了景區交通的監測分析、自動預警和協同處理,在“中秋國慶”雙節期間經受了“實戰”檢驗,效果良好。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推進快速路、過江通道、交通樞紐、商圈學校醫院等重點區域的治理場景研發,持續豐富超特大城市交通系統治理杭州實踐的成果。”杭州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激發創新動力 浙江農行為專精特新企業送上“大禮包”
- 如何扶持和培育出一批在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優質中小企業?日前,在浙大校友企業總部經濟園,2023年浙江省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發展服務對接會(浙江大學校友企業專場)成功舉辦。浙江省經信廳、浙江農行、浙大校友會共同聚力,開出了一劑“良方”。 此次對接會以“打造金融生態 賦能科技創新”為主題,聚焦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需求,開展政府服務賦能、發展研究賦能、技術創新賦能、農行惠企賦能、融資發展賦能、上市培育賦能等現場活動,對浙大系專精特新企業進行靶向生態賦能,進一步激發專精特新企業的創新動力和創業活力,促進浙江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