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錢塘區“兜底辦”兜起疑難雜事

去政府部門窗口辦事,有時會遇到辦不成的“疑難雜症”,而浙江7個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試點之一的杭州市錢塘區,面向辦事群眾上線兜底服務,短短數月就辦成了60多件“辦不成的事”。
日前,記者走進錢塘區企業綜合服務中心,隻見大廳設置了人才、科創、政策、金融等服務板塊,如果事情在這些窗口得不到滿意解決,就會有服務專員將你引導至“兜底辦”,它位於一樓大廳。“‘兜底辦’不是大包大攬,而是解決常規窗口辦不成的事,我們將其分成無處咨詢或無處受理、多部門無牽頭、非經常性無先例等6類,基本實現疑難事項全覆蓋。”錢塘區政務服務中心主任傅立春說,辦事群眾遇到這些問題,“兜底辦”相當於給了一次復議機會,“實現有人管、能解決、不白跑”。
“兜底辦”怎麼兜?每天直面辦事群眾的服務專員廖穎莉最有發言權。“按照問題難易,我們分級處置,比如,簡易問題現場辦,1個工作日內答復﹔復雜問題‘局長辦’,3個工作日內答復﹔疑難問題研討辦,5個工作日內答復。”廖穎莉說,哪怕是權限外的事,也會給出明確的指導。不久前,外籍華人陳女士回國考駕照,不知去哪考,也不清楚需准備哪些資料,最終,通過“兜底辦”聯系到杭州機動車駕駛人安全教育學校,順利辦好相關手續。“現場就給我答復,沒有白跑一趟。”陳女士笑著說。
錢塘區還建立“兜底辦”數據庫,將“非標件”轉化為“標准件”,解難經驗固化為改革成果,大大提高辦事效率。近日,錢塘區一家企業租用園區的樓宇后,引進新興業態需要通過類似工業技改的備案手續。“一般工業項目才需要技改備案,對新興業態,窗口從來沒有備案過,考慮到企業相關需求逐步增多,我們對接相關部門,厘清制定標准流程。”廖穎莉說,一開始用了5天時間辦理完成,現在隻要有申請,都給予當場辦理。截至目前,錢塘區“兜底辦”已解決5例類似難題。
“兜底辦”兜的是“疑難雜症”,為了讓敢於擔當的干部沒有后顧之憂,錢塘區同步建立容錯免責機制。“對無審批先例、情況特殊容缺受理等12類情況處置中存在瑕疵的,實行容錯免責﹔對履職不力等10類情況追究問責。”錢塘區紀委相關負責人說,錢塘區已制定正負兩張清單。近日,某企業反映,因與施工單位存在糾紛,遲遲無法完成竣工驗收,還影響了企業上市進度。接到訴求后,“兜底辦”認定其符合“容缺受理”容錯免責的情形,一個月內,便幫助企業成功辦理竣工手續。
截至目前,錢塘區“兜底辦”服務事項實現100%按時辦結。杭州市委改革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指導錢塘區謀深做實“兜底辦”,通過建立一套標准化機制、打造一個“兜底連心碼”、提供一項“閉環化服務”,持續做優服務舉措,加強數字賦能,推動從“辦成一件事”向“解決一類事”提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激發創新動力 浙江農行為專精特新企業送上“大禮包”
- 如何扶持和培育出一批在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優質中小企業?日前,在浙大校友企業總部經濟園,2023年浙江省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發展服務對接會(浙江大學校友企業專場)成功舉辦。浙江省經信廳、浙江農行、浙大校友會共同聚力,開出了一劑“良方”。 此次對接會以“打造金融生態 賦能科技創新”為主題,聚焦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需求,開展政府服務賦能、發展研究賦能、技術創新賦能、農行惠企賦能、融資發展賦能、上市培育賦能等現場活動,對浙大系專精特新企業進行靶向生態賦能,進一步激發專精特新企業的創新動力和創業活力,促進浙江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