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農創客:我們是田間地頭的“新主角”

人民網記者 張帆
2023年12月11日08:35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近年來,浙江通過出台政策、搭建平台、營造氛圍,培育了一批有知識、有活力、有創新創業精神的農創客。截至目前,浙江省累計培育農創客超5.8萬名,帶動超80萬農民增收致富。農創客已經成了在田間地頭“唱大戲”的“新主角”。

這兩天,浙江省農博會正在杭州舉行。展會中心展區的鄉村營商環境板塊搭建了“共富市集”,展現了農創客返鄉創業創新的新成果以及村美、人和、業興、共富的新氣象。

農博會上搭建起“共富市集”。人民網記者 張帆攝

農博會上搭建起“共富市集”。人民網記者 張帆攝

記者來到該展區看到,有許多觀眾正對著一小筐四色的蠶繭嘖嘖稱奇。“這些蠶繭可不是染色的。我們通過改變蠶的基因,使蠶吐絲結繭時呈現這個顏色。”參展農創客金肖黎介紹。

金肖黎來自嘉興海寧市周王廟鎮,這裡是著名的蠶桑之鄉,在全國首創了“畝產千斤桑百斤繭”的養蠶技術。“我是土生土長的周王廟人,蠶桑就是我最熟悉的一行。”金肖黎說,因自小就浸潤在濃厚的蠶桑文化中,所以畢業之后自己果斷回到了家鄉投身於這門自己熱愛的事業。

金肖黎向記者介紹由蠶繭制作的“豐收圖”。人民網記者 張帆攝

金肖黎向記者介紹由蠶繭制作的“豐收圖”。人民網記者 張帆攝

農創客,關鍵在“創”。在周王廟鎮雲龍村,蠶桑產業的發展模式也因“創”而大有突破。“養蠶的主要收入來源是賣蠶繭,但現在賣的方式變了。”金肖黎向記者展示了特意為此次農博會准備的一份作品——一幅由蠶繭制作的“豐收圖”。“我們挑選出了蠶繭中形狀大小最合適的,制作出了這幅‘豐收圖’。比如這個圓潤一些的我們把它當成蘿卜﹔上圓下尖的染成紅色當作辣椒。”金肖黎介紹,每一顆蠶繭都沒有經過塑形,因此制作出的每一件作品幾乎都是獨一無二的。“特別是這顆有著獨特造型的雙宮繭,因為它結成了心的形狀,我們便把它制作成了作品‘中國心’。”在金肖黎的展位上,還展出著許多由蠶繭制作而成的伴手禮——有些被畫上圖案制作成挂件,有些點綴上飾品作為裝飾物……這些獨特的做法讓一顆蠶繭的價值漲到了幾十元甚至幾百元。

如今,雲龍村在應用推廣標准化桑園栽培管理和省力化養蠶技術、鞏固蠶桑生產基礎的同時,研學和文旅也正融入蠶桑農產品,帶動當地老百姓共同富裕。“我們以蠶桑產業為特色,盤活村庄資源,打造小雲龍蠶桑樂園,做大研學產業,做深做細蠶桑文化。”金肖黎表示,“希望通過團隊的努力,能夠讓村民在蠶桑這一塊能夠有更多的收入,還能夠讓蠶桑產業有更好傳承。”

在展區裡,還專門搭建了李祖村展示平台,展示200余件農產品。位於金華義烏的李祖村是浙江“千萬工程”顯著成效的一個縮影,20年來村容村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引進農創客金靖帶領的“鄉遇文旅”團隊,整村運營和推廣,吸引220名青年返鄉創業,形成58個新興業態組成的農創客集群,帶動村民年人均收入超5.2萬元。

來自衢州江山的農創客徐歡歡為本地的烏骨雞作起了推介,“回鄉創業是為了重現江山烏骨雞的輝煌,是為了帶動更多的農戶增收致富,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隻古老的中華藥雞。”

正是有了這些農創客們的努力,鄉村發展才有了更多蓬勃的生機。在本次農博會上,還舉行了“農創購”進鄉村暨農創臻品推廣活動,這標志著“農創購”進鄉村行動正式啟動。未來,將有更多農創客、農創客銷售平台走進田間地頭,讓“土特產”走出鄉村,走進千家萬戶。“‘農創購’是為農創客、採購平台、商超平台、鄉村、農民等牽線搭橋的服務平台,讓更多優質的農創客產品被看見,讓更多鄉村、農民的需求被看見,讓更多產銷信息被看見,助力農產品銷售,攜手農民共同富裕。”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表示。

(責編:孫鵬、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