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今日熱點

全力打造“放心食品工廠”

浙江台州:“陽光小作坊”創建進度全省第一

許靈敏
2024年03月18日11:09 | 來源:台州日報
小字號

  “零添加,放心喝。”日前,記者走進浙江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陽光小作坊”剛生產出一批文旦汁新產品,公司專門邀請新客戶上門品嘗,大家給予了肯定和好評。

  “陽光小作坊”作為“食品放心工廠”的重要載體,目的是讓食品來源可查,過程可控,去向可追。近年來,台州市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載體,創建省民生實事“陽光小作坊”98家、市民生實事“陽光小作坊”200家,省民生實事建設率115.3%,第一批創建單位已順利通過驗收,總體建設進度排名持續全省第一。

  出台浙江省首個地方標准

  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對食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2023年,台州市出台浙江省首個食品小作坊現場管理工作市級地方標准——《食品小作坊5S現場管理指南》。

  “堅持‘民生’為先,這有效彌補小作坊現場管理的空白,促進食品小作坊規范化建設。”台州市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處處長王利萍介紹,除了制定標准外,台州市以“5S”為基本元素,統一設計制定了小作坊建設標識標志,將宣傳口號、上牆制度、文旅化展示、公式圖板作為重點內容,做到色調、模板、格式、大小、風格“五統一”。2024年這“五統一”已在全省推廣應用。

  同時,“食品放心工廠”在特色化上大做文章,推動“坊文”“坊旅”的有機融合。據了解,台州市還專門制定《台州市品牌化食品小作坊項目實施方案》,引入第三方專業文化公司,對41家各具特色的“文特旅”小作坊實施“每坊一策”,按照“紅色傳承、綠色推廣、亮色示范”的原則,將食品小作坊加工生產與當地特色旅游充分融合。

  迭代更新監管新場景

  打造“食品放心工廠”,關鍵在生產過程的透明和安全。

  為提升“陽光小作坊”督導管理,台州市採取線上+線下模式,對“陽光工廠”進行“回頭看”,按照“賦碼上鏈一批、培育成熟一批、廣泛儲備一批”目標,推進預包裝食品轉碼、箱碼碼碼關聯、訂單碼落地應用,努力構建時時追溯的數字化應用新生態。

  根據台州市市場監管部門提供的信息,目前全市135家食品生產企業通過“浙食鏈”開展箱碼領碼、賦碼工作。3月開始,正著手在特殊食品領域開展從生產到經營環節GM2D技術應用,實現食品小作坊原材料進貨、生產、銷售全環節溯源。

  同時,開發創新智慧監管,建設食品生產信用風險分級智慧監管平台。王利萍介紹,平台現已形成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建立“通用+專業”融合應用機制,構建食品生產企業“信用風險畫像”,實現對不同風險等級食品生產企業實施差異化、精准化監督管理。

  助力食品產業開辟新賽道

  近年來,台州市健康產業發展迅猛,鐵皮石斛、黃精、烏藥等保健食品產業顯現集聚優勢,通過打造標准化產業基地、建設產學研共同體、鼓勵注冊認証等方式有效提升產業發展力、創造力,“原產地效應”逐漸發酵。

  特別是2023年,台州市以申創“世界美食之都”為載體,深度挖掘台州地產美食,積極培育本土食品生產企業,打造一系列台州優質地產食材品牌,如臨海的白水洋豆腐,已經成為全國不少城市的餐桌“名菜”。

  台州的“陽光小作坊”之所以走在全省前列,還得益於升級建設現代化生產線共富工坊,探索多元發展空間。如目前由黃岩城投和下浦鄭村合資成立的黃岩高橋米面園區,是國內首條專業化、規模化米面生產加工生產線,總投資約2000萬元,預計年產量6000噸成品。

  另外,台州還堅持“隱患治理”協同,加強食品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實現風險防控新局面。2023年累計檢查生產企業795家次,責令整改102家。

(責編:葉賓得、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