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線 看新春︱浙江義烏:“世界超市”創牌忙

陽春三月,戶外春光明媚,室內暖意融融。
這不,剛到九點,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裡就熱火朝天忙碌起來。
“你好,請問這家店鋪往哪邊走?”來自中東的採購商扎拉卡特在一家店鋪門前詢問,他一早便來到這裡,逛了半個小時已經有所收獲——訂購了貨值近20萬元的電子產品。
外國客商正在選購商品。吳峰宇攝
作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義烏國際商貿城被譽為“世界超市”,這裡也是我國外貿的重要窗口之一。2023年以來,在全球經貿環境動蕩的大背景下,義烏國際商貿城卻是屢屢破局,逆勢上揚。這是如何做到的?
走進義烏國際商貿城二區的一家名為“翰林時光”的鐘表店,裝飾挂鐘、電子鐘、卡通鬧鐘、翻頁鐘……款式各異的鐘表琳琅滿目。
“我們是1998年進入鐘表行業的,那時候在春江路鐘表一條街那邊,做的是前店后廠的模式,客戶有什麼需求,我們就做什麼。”經過長期的摸索后,店主駱金碧發現,品牌化是未來的方向。於是在2012年,她和丈夫創立了自己的品牌“翰林時光”。
經過長期摸索,駱金碧有了自己的品牌。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這些年,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和良好口碑,他們的產品遠銷南美、歐洲、東南亞等地,並在巴西、墨西哥、印尼、韓國等國家設立了代理。“今年我們也會積極去海外參展。”剛從韓國參展回來的駱金碧興奮地說,“義烏市商城集團鼓勵商戶們帶著品牌出海參展,我們也想多出去看看,一是結識新客戶,二是及時了解海外市場需求。”
和駱金碧一樣選擇主動出擊,在轉型中創新品牌建設的,還有在義烏做五金工具生意的陳燕貞。
“你們家的產品設計新穎,看上去很不錯,能否談一談我們國家的代理合作?”下午兩點多,三位巴西的客商走進國際商貿城二區五樓一家名為“FINDER”的五金工具店鋪,隻見店鋪內的貨架上整齊擺放著各類手動、電動工具,工具上統一的“FINDER”logo格外醒目。三位客商此行的目的是,拿下代理合作。
“沒問題,我們坐下來聊!”面對來客,陳燕貞非常驚喜。作為“FINDER”品牌的創始人,她表示今年海外市場拓展的重心之一就是南美。倘若雙方順利達成合作,她便能夠讓品牌在全球化布局中再落關鍵一子。
陳燕貞(左三)正與客商面對面洽談。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創業22年,從賣一把螺絲刀開始,產品好、服務優一直是陳燕貞面向全球“吆喝”的底氣。自2005年注冊創立了自主品牌“FINDER”后,她的底氣更足了。
“起初我們只是中間商,面對市場內的同質化競爭,非常容易流失客戶。現在有了自己的牌子,產品附加值也進一步提升。”如今,陳燕貞有了自己的專業團隊,且每年都會赴國外進行市場調研,再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研發、銷售。
這些年來,通過不斷走出去,陳燕貞的產品已經遠銷非洲、中東、南美市場。目前,她已經注冊了10多個商標,且在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注冊了品牌。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我們以此為契機,將目光投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加速海外市場布局。其中非洲市場就佔到了60%。”陳燕貞介紹,過兩天她就要去中亞的幾個國家看看市場,尋找合作機會。
陳燕貞的品牌化之路,也是義烏市場品牌出海的一個縮影。2023年9月,義烏向全球發布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品牌出海”計劃。
“通過線上出海、宣傳出海、樣品出海、現貨出海、渠道出海五大模式,集合一批有意願、適合出海的商家‘抱團出海’,推動義烏的‘一盤好貨’更好地走出去。”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海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袁穎介紹。
海外分市場(Yiwu Market)為經營戶搭建海外銷售平台,方便其“走出去”自主開拓海外生意。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海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供圖
從“雞毛換糖”到“世界超市”,如今,“品牌出海”已逐漸替代早期的“產品出海”模式,成為義烏市場中每位經營戶的新共識。
“我父親年輕時是一名修傘匠,是他鼓勵我來義烏做生意的。”最開始只是做代工,隨著生意越做越大,外國客商越來越多,張吉英逐漸意識到建立國際品牌標識的重要性,“沒有自己的品牌就沒有話語權,品牌是我們做生意的底氣。”
2003年,張吉英成立了一家公司,起名為“星寶傘業”,正式轉向規模化、品牌化發展路線。2013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張吉英又去國外注冊了商標,為搶佔中高端市場做好准備。
“過去,雨傘只是用來遮風擋雨的工具,現在它已成為了一種時尚單品。”在義烏國際商貿城二區的店鋪裡,展示著五顏六色、風格各異的雨傘,每把傘上都挂有一張印有張吉英簡筆肖像畫的標簽。
“這是我們的品牌形象RST(Real Star),也是我的個人IP。”張吉英介紹,目前,公司日均向全球賣出7000多把傘,產品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每把傘上都挂有一張印有張吉英簡筆肖像畫的標簽。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來,試試這把傘。”當張吉英將巴掌大小的新產品放到採購商手中時,引來一聲驚呼——“真的很輕!”
據介紹,這款重約100克的超輕雨傘主要面向日本市場銷售。“非常輕便,甚至可以放進外套口袋。”張吉英表示,針對不同的市場需求,雨傘的款式、花色和包裝都會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發設計。
目前,星寶傘業自主設計的產品超3000種,專利和版權1000余個。“不論是碎花圖案的小清新風格,還是簡約優雅的紳士風格,隻要外國客商到我們的店鋪,基本都能找到一把合心意的雨傘。”張吉英說,“前段時間我去韓國首爾參展,休息時間去了當地的南大門市場和東大門市場逛了逛,驚喜地發現好幾家店鋪擺滿了我們品牌的雨傘,非常開心、驕傲。”
外國客商在張吉英的店鋪選購商品。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印有張吉英肖像畫的品牌logo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張吉英和星寶傘業。如今,憑著一段AI視頻,不少外國客商專程來到義烏尋找“外語達人”張吉英買貨。
“你好”“Bonjour”“Hola”……AI視頻中,張吉英用中、英、法、西、阿、日等語言流利地介紹自家的新產品。
“老板你太厲害了,竟然會講這麼多種語言!”
“我不會說外語,這是用了‘魔法’!”
2023年10月22日,第29屆義博會的第二天,義烏發布了全球首個商品貿易領域大語言模型以及全新升級的Chinagoods AI智創服務平台。張吉英所說的“魔法”指的就是該平台上的“AI數字老板娘”功能。
AI視頻中的張吉英熟練地使用多國語言介紹自家產品。義烏市商城集團大數據公司供圖
“如果我想介紹自家店鋪,隻需要拍一段中文視頻上傳到Chinagoods平台,就能一鍵自動轉換成36國語言,特別好用!”張吉英介紹,后台還會根據說話人的發音習慣來調整嘴型,讓呈現效果更加逼真。
“近年來,通過Chinagoods平台的數字化場景,我們幫助義烏市場的經營戶將生意從線下搬到線上。”義烏市商城集團大數據公司總經理趙煒介紹,“2023年,隨著AI取得突破性發展,我們對Chinagoods平台進行了迭代升級,旨在為商戶提供更多基於人工智能的科創類產品,用AI幫經營戶做全球貿易。”
“AI視頻發布后不僅吸引了大批新客戶找上門來下訂單,還有不少很久沒聯絡的老客戶也給我發來微信,詢問新產品。”張吉英笑著翻看微信聊天記錄,“之后我還想借助‘AI數字老板娘’進行全天的多語種直播,不僅不受器材和場地的限制,也能找到更多的市場機會。”
離開張吉英的店鋪時,AI視頻依舊在門前的廣告屏上循環播放著,它像一扇透視世界的窗,也像一隻伸向世界的手。
記者手記:
春意漸濃,走進義烏國際商貿城,外國客商們正穿梭於各個店鋪間,談生意、下訂單﹔經營戶們則風風火火,積極備貨。
商貿城內五金工具、美妝、傘具等經營戶普遍反映,龍年開市一個多月來,忙碌是常態。每天要接待好幾撥外國客商,訂單多了,金額也變大了。
2023年,義烏市進出口總值達5660.5億元,同比增長18.2%﹔其中出口首次突破5000億元大關,達到5005.7億元,同比增長16.0%。外貿亮眼“成績單”折射出義烏市場的活力和中小商戶的韌性。有經營戶反饋,大家對於今年的預期普遍向好,充滿期待。
小商品,大市場,新發展。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經營戶有了自己的品牌,並在政府的鼓勵下參與“品牌出海”計劃,拓展“買賣全球”通路。此外,為了適應新的商業模式和消費需求,義烏市場的經營戶們更是主動求變,積極擁抱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這不僅讓他們提升了國際知名度,更深刻地改變著他們的經營模式。
如果你問,“世界超市”為何人氣越來越旺?不妨來這兒逛一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錢塘春潮逐浪高 浙江奮力繪就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 作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窗口”,2023年浙江省生產總值82553億元、增長6%,以佔全國1.1%的土地、4.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6.5%的生產總值,展現了“經濟大省挑大梁”的實干擔當。 3月2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浙江專場活動中,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浩表示,浙江將堅定不移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奮力在新征程上“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 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 科技賦能發展,創新決勝未來。…
- “經濟大省”浙江向“新”而行
- 一年之際在於春。 行走在之江大地上,處處一派實干爭春的氣象:“未來工廠”內,多種機器人正互相配合、不停忙碌著﹔聯合實驗室裡,高校與企業研發人員正聚焦產業發展難題,刻苦攻關﹔省級特色產業集群核心區內,上下游企業緊密配合,加緊產出…… 2024年以來,浙江聚焦“人才隊伍”“科技創新”“產業集聚”等關鍵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激發“創改開”新動能、打開“穩進立”新局面,堅決扛起經濟大省挑大梁的責任擔當。 下好人才培養先手棋 推進新一輪“5年5000名”選調計劃﹔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大力引進博士后,各類人才計劃、科技項目向青年科技人才傾斜……3月21日,浙江省新聞辦在杭州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省全面加強高素質干部隊伍、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和企業家隊伍、高素養勞動者隊伍建設的情況。…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