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綜保區與國際陸港優勢疊加

金華市“區港聯動”再添外貿新通道

陳浩洋
2024年05月08日08:51 | 來源:金華日報
小字號

5月6日,一批浙江省外保稅加工完成的車載液晶屏在金義綜合保稅區通關后,第一時間運往華東國際聯運港場站,當天裝車完畢后,即搭乘中歐班列發往歐洲。

這批產品出口借助“區港聯動”,即整合保稅區政策優勢和港區區位優勢,在保稅區、港口之間開辟直通通道,實現二者之間的區域聯動、功能聯動、信息聯動,推動轉口貿易及物流業務發展。

金華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區域負責人錢芳說:“不少客戶選擇將海運出口轉為鐵路運輸出口,特別是貨值較高的機電產品,通過中歐班列金東平台發運,隻要十幾天便能安全抵達目的地國家。”但由於上游客戶分散在多地,而且一些省外加工貿易客戶苦於當地沒有鐵路運輸,“怎樣才能有效銜接中歐班列”一直困擾著企業。

圍繞企業提出的困難,再對班列運行、加工貿易、保稅業務等方面進行探討研究,金華海關為企業量身定制一條暢通的出境之路——發揮金義綜保區的平台作用,先將省外保稅加工成品通過區間流轉保稅暫存在金義綜保區內,同時聯系鐵路部門及時預訂艙位,在確定班列后,再申報貨物出區運往鐵路場站裝車發運。

金義綜保區作為對外開放的重要平台,與華東國際聯運港“區港聯動”,實現政策疊加、優勢互補、資源整合。一方面,通過集卡車短途接駁,將陸港和綜保區緊密連接,以區內倉儲物流服務的前推后移,補齊物流產業的延伸鏈﹔另一方面,提高班列預訂效率和貨物通關效能,為企業降低運輸成本和貨運風險。數據顯示,一季度,經金義綜保區出口機電等高貨值產品同比增長3.3倍,“區港聯動”為國內外貿企業開辟了一條綠色、集約、高效、經濟的物流通道。

金華市塊狀經濟明顯,永康五金、蘭溪紡織等特色產業都有很大的進口原材料需求。在傳統進口模式下,企業需從寧波、上海等口岸入境,不僅增加進出陸路運輸段費用,而且大宗原材料單個企業設廠自存,儲存費用高,成本佔用也高。

為此,金華市充分利用海關特殊監管區政策優勢,吸引棉紗、鋁錠、鉀肥等各類貨物通過回程班列入境,在保稅區內集聚,打造國際中轉集聚中心,便利企業靈活調配、緩稅降本。金華海關保稅監管二科負責人岳曉珍說:“我們第一時間開展業務研討、量身定制‘區港聯動’通關保障方案,安排專人一對一指導聯絡企業,實時掌握物流進度,同時協調場地安排好班列貨櫃轉境內集卡車集中抵達的落櫃、停放、倉庫存儲與周轉,避免造成擁堵不暢。”

一季度,經金義綜保區短駁至公鐵港中歐班列出境貨值4619.9萬元,進口貨值1.59億元,“區港聯動”下的大宗商品物流分撥中心已惠及金華及其周邊地區實體企業。

出入境的“區港聯動”,為“通道+樞紐+貿易+產業”的對外開放新發展格局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通過發揮金義綜保區高能級外貿平台功能和華東國際聯運港中歐班列的全球供應鏈“穩定器”的作用,金華市將全力促進貿易便利化,不斷吸引各類要素資源加速集聚。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