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馬鞍山:深度融“長” 加速向“新”
一根根鋼筋經過彎曲、綁扎、混凝土澆筑等工藝,被制成預制梁,並在提梁機、架梁機幫助下,被架設到墩台上……午后,寧馬城際鐵路(馬鞍山段)制梁場繁忙如常。據悉,這條通勤鐵路建成后,南京、馬鞍山兩市中心城區車程將縮短至30分鐘。這是馬鞍山深度融入長三角的又一生動實踐。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安徽省馬鞍山市,地處皖東、橫跨長江,因礦興鋼、因鋼設市。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馬鞍山充分借勢、加快發展,並發揮比較優勢,助力國家戰略實施。同時,錨定轉型目標,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
深度融“長”、加速向“新”,使得昔日鋼城再立時代潮頭:新興產業集群蓬勃發展,生態、文旅等“軟環境”持續優化,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多年全省第一……高質量發展“施工圖”正變成“實景圖”。
建設中的寧馬城際鐵路。儲燦林攝
融“長”:緊抓“最大機遇”
前不久,馬鞍山市出台《關於全面融入南京的若干舉措》,圍繞干部能力提升、產業協同等六個方面,提出26條具體舉措……長三角一體化是安徽發展的最大機遇、最大勢能、最大紅利。馬鞍山緊抓“最大機遇”,始終把“牽手”南京,作為深度融“長”重要路徑。
交通相連,產業相融。《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強產業分工協作”。
任職以來,李明就沒閑過。身為馬鞍山市寧馬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局局長,幾乎每周,他都會赴外地招商引資。
“我們承擔著江寧(南京市轄區)—博望(馬鞍山市轄區)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招商引資等工作。”李明說,如今,博望新設的經營主體中,有七成來自滬蘇浙。
記者注意到,馬鞍山的融“長”、特別是產業方面,既是頂層設計使然,也是一種市場自發行為。
東科半導體(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車間。馬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東科半導體(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研制的電源管理芯片應用於各式充電器,客戶中不乏華為、小米等知名企業。幾年前,公司把生產線從深圳搬至馬鞍山經開區。
“落戶馬鞍山,除了看中要素保障、營商環境,還因為馬鞍山地處長三角腹地。”據公司証券事務代表張磊介紹,長三角集成電路產業規模佔全國“半壁江山”,產業鏈完整、技術先進,“絕大部分技術攻關、產業協作,都能在區域內完成。”目前,東科半導體在馬累計投資超過10億元,達產后年產芯片10億顆。
“我們聚焦高質量發展區域協同,激發現代化建設強大動能。”馬鞍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吳斌表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馬鞍山將繼續緊抓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機遇,在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上更加深度融入長三角。
馬鋼交材車輪自動檢測線。馬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向“新”:實施“雙輪驅動”
對於馬鞍山高質量發展而言,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筑起了巨大紅利,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則孕育著不竭動力。
向“新”而行,馬鞍山“雙輪驅動”,其中一“輪”便是科技和產業創新。
今年1月1日7時23分,我國整列裝用國產高速車輪的“復興號”長編組動車組G364次從武漢站駛出,標志著馬鋼研制的高鐵車輪進入中國高鐵整列裝用載客運用階段。
60多年前,馬鞍山因鋼設市。今天,馬鋼仍與這座城市同頻共振。在馬鋼交材中國輾鋼車輪展示館,跑出時速350公裡的中國復興號高速動車輪模型、填補國內在地鐵車輛上技術空白的綠色環保車輪模型等,把企業創新實踐娓娓道來。
作為國家認証的資源再生型城市,馬鞍山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還體現在對資源的再生利用上。
位於這裡的歐冶鏈金是全球最大的廢鋼再生企業之一﹔山鷹國際是造紙行業頭部企業,原材料以廢紙中的再生纖維為主,每年能保護約40萬公頃森林資源﹔布局博望的順博合金在再生鋁領域中舉足輕重……
科技和產業創新,離不開體制機制改革——這是“雙輪驅動”中的另一“輪”。
當下,安徽在工業領域全面實施“畝均論英雄”改革,推動資源要素向優質高效領域集中,這也是倒逼企業向“新”而行的重要舉措。這項改革,正是對馬鞍山畝均效益評價等做法的推廣。
“早在2019年,我們就遴選一批優質工業企業開展試點,第二年推廣至全部工業企業。”馬鞍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陳建生說,改革成效立竿見影,2022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23.6萬元,較改革前幾乎翻了一番。
馬鞍山經緯回轉支承車工王書君正在進行技師評定考試。朱青攝
“黑手套”員工,是對廠礦一線工人的形象比喻。他們是產業創新的有力支撐,但囿於學歷等制約,難以評職稱。
改變發生在2022年,馬鞍山提出,破除“唯學歷、唯資歷、唯証書、唯身份”傾向,把評價權交給企業。得益於此,到今年初,當地近2000名“黑手套”員工取得高級工以上技能等級証書。
華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的夏玉華就是其中一員。“評上高級工后,企業給漲了工資,還獎勵兩千塊錢。”40歲出頭的他,第一時間把微信簽名改成“咱的春天到了!”
創新,創造一條條新賽道。改革,改出一片片新天地。
美如畫的薛家窪。儲燦林攝
對標:堅持“軟硬兼施”
深度融“長”、加速向“新”,而今,馬鞍山堅持“軟硬兼施”,等高對標滬蘇浙城市。
一邊,馬鞍山從生態、文旅等方面入手,提升城市“軟環境”。
每逢節假日、周末,濱江的薛家窪總會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來打卡。鏡頭中,江水緩緩東流,江面上,貨輪川流不息﹔江岸邊,林木蔥郁、綠草成蔭……
不遠處的南山礦凹山採場,是馬鞍山近代工業文明之源,也間接促成了鋼城建市。這些年,多方聯手,對擁有百年開採史的凹山採場及周邊實施環境治理。眼下,昔日的礦坑被一湖碧水填滿,一旁的大黃山變回了“大綠山”。
在馬鞍山,打卡地還有很多。花山區的創客+文創園,原先是中鋼礦山研究院,在專業機構努力下,煥發出新生機。“我們留住工業記憶,注入年輕時尚元素。”文創園運營負責人趙開來透露,園區已聚集文化創意、運動休閑、餐飲娛樂等十多種業態的上百家企業,年接待量500萬人次。
夜幕下的創客+文創園。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另一邊,馬鞍山做強做大優勢產業,鍛造城市“硬實力”,造福造富百姓。2023年,這裡的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又一次位居全省第一。
堅持“軟硬兼施”,馬鞍山吸引著越來越多“第一資源”。近兩年,馬鞍山市新增人口3.4萬人。在合肥、南京兩座省會的輻射下,實現人口“淨流入”實屬不易。
“單就某一方面而言,馬鞍山或許不是最突出的,但綜合考量,這是一座宜居宜業的城市。”一位外地高校畢業生道出了選擇馬鞍山的考慮。宜居宜業,這不正是高質量發展的初衷和目標嗎?
深度融“長”、加速向“新”,馬鞍山高質量發展成績可圈可點,但前路更加可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