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溫州龍灣拿到教育領域“國字號”金名片

張銀燕、陳靜
2024年05月13日14:15 | 來源:潮新聞
小字號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通過國家驗收的2023年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浙江省共有16席入圍,龍灣區是溫州市唯一獲評的縣(市、區)。

獲得此項殊榮也意味著龍灣在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方面所做的工作得到了國家層面的認可。

實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既強化“均衡”也強調“優質”。龍灣區為何能拿到這個國家級的稱號?它有哪些含金量?又為未來教育帶來什麼啟示?

優質均衡,這項榮譽沉甸甸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化,關系到每個家庭、每位學生切身利益。早在2012年9月5日,國務院就印發《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2021年11月25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安排創建工作。國家層面對此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如何實現全國義務教育的優質化和均衡化?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創建和評選便是其中的重要落點和抓手。

這是一項復雜的創建評價體系,它包括資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質量和社會認可度等四個方面32個評價指標。比如,小學階段,每百名學生擁有高於規定學歷的教師數達到4.2人以上,初中是5.3人以上﹔所有小學、初中每12個班級配備音樂、美術專用教室1間以上﹔每年交流輪崗教師的比例不低於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0%等。

所有評估指標要求區域內的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項項達標”“校校達標”,甚至是“班班達標”,可謂非常嚴苛。拿到這個稱號,要經歷創建、評審等多個環節的闖關,經歷“縣級自評、市級復核、省級評估、國家認定”等流程,淘汰率也極高。

梳理此次獲評名單,56個成功獲評的縣(市、區)中,北京佔5個,山東佔9個,上海6個,江蘇12個,浙江憑借16個成為獲評數最多的省(市)。翻看這些名單,不難發現,獲評縣(市、區)大多經濟發展水平、教育信息化程度相對較高。

據了解,56個獲評縣(市、區),根據各地實際,都探索出了不同的創建模式——深圳市福田區堅持把“最好的地塊、最優的資源、最大筆的資金”用在教育上,確保義務教育生均經費開支居深圳市前列﹔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以構建“智慧校園”為契機,打造智慧課堂新生態,助力學生減負增效,助推教師專業發展。

可見,拿下這個全國性的稱號,各地都有“十八般武藝”。

優質均衡,龍灣做了些什麼?

龍灣,為何能拿到此項榮譽?

一方面是全省大環境的推動作用。在共同富裕大背景下,浙江提出“浙裡優學”體系建設。近年來,浙江省在深化教育共同體建設、縮小城鄉教育資源差距、均衡區域教育發展方面成績顯著。截至2023年9月,浙江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校際差異系數在0.27以內,為全國最低。

另一方面,也得益於龍灣這些年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從2019年的8.71億元,到2023年的12.71億元,這些投入,不僅增加了龍灣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教育均衡區的底氣,也打開了“優質均衡”的發展之鑰。

在歷時3年多的創建中,龍灣舉全區之力,破解了長期未解決的“大校額大班額”“師資結構不均衡”“強弱學校不均衡”等難題,最終取得優質教育資源逐步擴大、引智借力提升師資隊伍和教育教學水平、全面縮小區域群體校際辦學質量差距等成效。

比如,龍灣通過學校擴容新建,解決“大校額”問題。根據規定,所有小學、初中規模不超過2000人。截至2021年底,龍灣依然有5所學校總人數超2000人。對此,當地有序推進中小學建設項目計劃。2021年以來,新投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4所,改擴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7所。針對“民辦學校管理還需規范”問題,2022年,龍灣關停10所民辦新居民子女學校,近3000名學生分流到就近的公辦學校。

在辦學模式上探索創新。當地積極探索實施集團辦學、合作辦學等模式,實現強弱校抱團發展。比如,教學質量偏弱的龍灣區天河中學,與龍灣區實驗中學在教育理念、教師交流、教研安排、學生活動等方面共建共享。

為避免“擇校熱”,龍灣重塑“師資結構”,出台《龍灣區教育人才引進和培育實施辦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吸引教育人才集聚,包括購房優惠、服務經費、專項獎勵、子女入學保障等,截至目前,已引育市級以上名優教師900余人。不僅如此,還聘請北京名校校長擔任教育顧問,提升龍灣區校長及教師業務素養。

這些做法也得到國家有關專家的認可。

2023年10月,龍灣區迎來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的最后大考,國家評估核查組專家實地走訪了龍灣的10多所學校。之后,在全省反饋會上,評估組組長7次提到龍灣“政府保障程度”“挂職鍛煉+跟班學習模式”“數字賦能智慧教育”等亮點做法。

優質均衡,未來教育怎麼做?

獲得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是過去三年裡,龍灣區委、區政府,龍灣區教育局和22個職能部門、10個街道、72所義務教育學校通力合作的成果。

這些天,龍灣區人大常委會馬不停蹄對基礎教育進行監督,15名人大代表邊走邊看,現場提出意見建議。龍灣區教育局也組織“進一步加強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

對於龍灣來說,接下來的重點是,要實現從規范化辦學向現代化辦學邁進,一方面要實現多層面的“優質”與“均衡”,努力將頂部學校打造成為溫州市頭部學校﹔另一方面是強化“一校一特色”,助力所有學校百花齊放。

對於溫州來說,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創建,是檢驗義務教育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標尺。接下來,肯定還會有新的動作。

溫州市教育局督導評估專家金子翔介紹,到2025年底,溫州力爭60%以上的縣(市、區)通過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國家評估認定﹔到2030年底,100%的縣(市、區)通過基礎教育國家級“兩個創建”國家評估認定,在浙江省率先實現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全覆蓋。

目標清晰,方向明確。溫州各地要以“趕考”姿態補短板、擴資源、強保障、增投入、優品牌、促均衡,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從全國其它地方來看,江蘇省張家港市也提出,要加大優質資源供給力度,優化教育資源布局,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深圳市福田區則要集中力量,聚焦義務教育的內涵式發展,讓學生在學校吃好、睡好、運動好。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區域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建民說,下一步推進優質均衡過程當中,各地要學會因地制宜,去選擇符合自己地方發展的舉措。

身邊好學校,家門口的好教育,人人期待。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