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漫步日發現杭式生活的另一面
100個“杭州之光”杭式生活微地標與精品漫步線路亮相

“這裡是襟江帶湖的風水寶地,也是南宋最后的地面遺存,更是郁達夫心中的‘秘藏之書’,還是美國格林尼治基金小鎮的中國翻版。”5月20日正值小滿節氣,杭州歷史學會副會長仲向平左手持《玉皇山南新小鎮》一書,右手持話筒,帶領40名City Walk(城市漫步)“搭子”走進八卦田遺址公園,尋找“南宋皇耕韻”,也開啟了杭州首個“城市漫步日”主題活動。
同時,杭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發布了從全市范圍內挖掘、篩選出的100個“杭州之光”杭式生活微地標,並將它們升級為4條“反向旅游”線路、4條“愛之城”線路與6條精品漫步線路,邀請市民游客在一街一巷的漫步中,發現杭式生活的另一面。
百個原真性“寶藏”文旅產品亮相
一座城市,到底有多少種打開方式?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人從眾”模式不僅出現在斷橋、河坊街、杭州動物園等核心景區,因任賢齊等人“打卡”而走紅的杭州大馬弄菜場,同樣人潮涌動。這裡被稱作“杭州最后的馬路菜場”,保留了過去市集淳朴的模樣,“性價比”還高,網友稱它為“5A級景區”,近一周社交平台上關於大馬弄菜場的主題圖文帖子、測評短視頻就有近百條。
杭州桐廬梅蓉村,作為“反向旅游”的人氣地標,在社交平台上被稱為“菊次郎的夏天同款”。“五一”假期,村內的網紅民宿連續多日滿房,周邊攝影工作室,更是“約拍”訂單接到手軟。
5月19日“中國旅游日”當天,面向龐大的城市漫步旅游市場,杭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發布了100個“杭州之光”杭式生活微地標(完整版),涵蓋市井煙火、藝術生活、建筑讀城、街巷尋蹤、活力運動等八個類型的杭式生活方式。其中,既有鬧中取靜卻不失江南古韻的大井巷、承載紅色記憶的“江南第一名巷”小營巷、玉蘭樹下新舊融合的寧波路,也有富春江邊桐洲島的百年楓楊林、半山公園上的典型江南登山線路、“星際漩渦”中的杭州電競中心……
未來半年,杭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將重整經典元素、重現生活場景、重拾鄉愁記憶,將街頭巷尾、菜場市集、古宅民居等作為杭式生活的重要微場所,圍繞100個“杭州之光”點,繼續推出“北山街網紅座椅的故事和北山街的故事一樣多”“梁思成的杭州六和塔‘瘦身計劃’”等12場城市漫步實踐活動,吸引市民、游客參與城市漫步,一起深讀杭州。
“520城市漫步日”系列活動點亮“杭州之光”
小滿天逐熱,溫風沐麥圓。為了延續“518國際博物館日”和“519中國旅游日”的文化氛圍,打造煥新版的文旅產品,杭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倡議5月20日為杭州“城市漫步日”,並舉行系列活動,以城市漫步為主要形式,探尋原汁原味的杭式生活。
當天上午,由40名嘉賓組成“漫步搭子”在八卦田遺址公園,用2個小時漫步走讀城市宋韻文化,在田園牧歌中找到鬆弛的慢生活。下午,20余名大學生走進天目裡,感受各類潮流展覽和市集。同一時間,數十名杭州企業代表如約來到了鳳凰山腳路,開啟慢節奏的“行走”,共同感受老杭州的市井氣息與現代生活方式的完美融合。
據悉,杭州市文廣旅游局計劃以100個杭式生活微地標為基礎,招募城市漫步講師和志願者,組建百人團參與城市漫步線路設計開發、活動講解及城市漫步實踐活動,讓更多人深度加入杭州常態化文旅服務體系,通過城市獨特的原真生活、人文歷史、“小而確切的幸福”以及城市彰顯的“善意”,發現杭州的人文之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