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擦亮地方文化標識,彰顯歷史文化名城個性

“越劇之鄉”紹興首次為越劇立法

裘瑋
2024年10月31日08:51 | 來源:紹興日報
小字號

  10月30日,紹興市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紹興市越劇保護傳承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這是國內首部關於越劇這一傳統戲曲保護和發展的綜合性地方法規。紹興市人大常委會有關領導在大會審議時表示,要通過法治手段進一步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在與現代生活的融合互促中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進一步擦亮地方文化標識,彰顯歷史文化名城個性。

  為何要為越劇立法?

  作為國家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越劇素有“第二國劇”之稱,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越劇不僅是浙江人民寶貴的文化財富,更是全國乃至全球華人共同珍視的民族文化瑰寶。

  越劇脫胎於嵊州民間的“落地唱書”,自百年前走來,至今在嵊州大地上余音裊裊、生生不息,這得益於對越劇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特別是近年來,嵊州充分發揮發源地資源優勢,在載體搭建、劇本創作、人才培育、跨界探索上頻頻發力,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驗做法,有必要通過法規形式予以固化。紹興市文廣旅游局非遺處有關負責人認為,立法既是對歷年來紹興相關工作經驗的總結提升,也是對今后越劇保護傳承發展工作的有效規范,對於加快推進文化強市、文化示范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023年,省文旅廳出台了加快推進越劇繁榮發展五年行動計劃,這是省內首個針對單一劇種出台的系統、具體、全面的計劃,提出要深挖一批影響廣泛的越劇文旅品牌,創建一批越劇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將越劇藝術打造成為浙江鮮明的文化標識。在紹興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負責人看來,為越劇立法的時機更加成熟,紹興可以通過立法為紹興市在該領域“先行先試”提供更多剛性支持。

  同時,盡管國家、省均設有相應的法規政策,為越劇保護傳承發展工作提供法律遵循和政策依據,但還沒有專門針對越劇保護傳承發展的法規。該負責人表示,《條例》的制定也是健全非遺保護法規體系的現實需要。

  法規有哪些重點、亮點?

  傳統戲曲的“出圈”離不開創新。2023年,由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打造的新國風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棧》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演出一票難求,熱度遙遙領先。在劇中飾演主角賈廷的越劇演員陳麗君更是因此躋身業界頂流,火遍全網。

  與部分湮沒在歷史長河的老牌戲曲不同,越劇同時代的交鋒中不斷傳承創新。從金其炳的“田頭唱歌”,到女子越劇走向全國,再到嵊州“村越”大放異彩,越劇史上每一代都在求新、求變、求突破,每一代都有具備象征意義的“陳麗君”。“保護傳承是一個動態演變的過程,不是墨守成規的,也不可能一成不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發展是一種最好的保護。”紹興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人員說。

  而法規的一大重點,便是突出了創新發展。《條例》全文共五章32條,其中單創新發展一章就有8條內容,它不僅規定了內容創新、途徑創新、形式創新,更強調了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新型產品和業態的創新以及文旅融合的創新,為越劇創新發展除去了枷鎖、打開了思路、解放了思想。

  《條例》的另一大重點是突出問題導向。“對於立法調研中各方反映的相關焦點問題,《條例》都予以回應。”紹興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人員介紹,例如最為集中的“錢”和“人”的問題,《條例》都作出了相應的規定。在資金方面,明確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設立專項資金﹔在人才方面,設置了人才培育、解決職稱的專項條款等。

  不同於其他地方類似條例,《條例》對越劇的保護從本體延伸至共生文化事項再延伸至文化生態保護,提出了支持建設越劇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等與時俱進的理念和規定。

(責編:孫鵬、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