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說丨秦旺仁增:提升山區23縣旅游景點急救能力
浙江省政協委員秦旺仁增。人民網 程欣攝
浙江山區23縣有旅游景點300多個,這些景點多山高林茂、景色怡人,但因地廣人稀、交通不便,醫療力量相對不足,旅游景點經常發生游客受傷和救治困難等問題。為此,今年浙江省兩會期間,浙江省政協委員,台州市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會長、浙江潤蘭實驗器材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秦旺仁增在提案中表示,山區23縣旅游景點亟待完善醫療急救設備和提升急救能力。
秦旺仁增在走訪調研中發現,山區景點缺乏醫療急救能力。“醫務人員快速到達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關鍵。然而各山區景點通常地勢崎嶇,交通不便,急救人員需徒步上山,同時攜帶各種‘笨重’的醫療設備,耗時耗力。”秦旺仁增認為,這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急救人員迅速、及時到達事故現場,並在最短時間內做出最准確的判斷,實施最有效的救治措施。
對此,秦旺仁增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建議各景區根據人流量和地形特點,合理規劃並增設固定急救站點。秦旺仁增認為,固定急救站點應配備較為齊全的急救設備,如簡易急救箱、擔架、氧氣瓶、急救藥品等,並確保設備隨時處於可用狀態。站點內還應設置明顯的標識牌,方便游客和救援人員快速找到。120醫務人員也可以輕裝上陣從山腳較快速度到達急救地點,就近提取急救醫療設備開展救治,提高救治時效和效率。“在急救站點還可布點AED(自動體外除顫儀)急救設備,能夠在心臟驟停等緊急情況下為患者贏得寶貴的搶救時間,提高院前醫療急救能力。”秦旺仁增說。
二是建立智能急救網絡。秦旺仁增表示,山區各景區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覆蓋景區山上人流密集區的智能急救網絡,通過GPS定位、物聯網等技術手段,實現急救設備的遠程監測和調度。當接到急救電話時,網絡系統可自動規劃最優救援路線,並通知最近的急救站點或攜帶AED的工作人員前往救援,並提供實時導航和語音指導服務,提高救援效率和准確性。同時,無人機物流技術在醫療應急救援場景的應用,為應急救援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靈活性。“在交通受阻或地面救援力量難以到達情況下,無人機可以迅速將急需醫療救援設備,第一時間投送至救援現場。”秦旺仁增說。
三是探索完善旅游景區醫療急救機制。秦旺仁增指出,山區各景區可建立聯動公安、消防、景區旅游從業人員參與配合的景區旅游急救協同模式,著力完善自救和互救、非專業救護、急救站專業急救、后送專業急救四級急救網絡,達到快速反應、及時救治、安全轉運的高質量救治目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