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代同行 與人民相伴
嘉興110:30年一心為民鑄忠誠
2025年1月10日是第5個中國人民警察節。2025年,嘉興110報警服務台也迎來了成立的第30個年頭。
30年來,嘉興110在時代的鏗鏘中踏浪前行,守護了嘉興人民1萬多個日夜,110報警服務台已從接警和指揮調度平台發展成為集打擊犯罪、維護治安、服務群眾、應急救援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台。如今,經過不斷迭代升級,嘉興110已與12345、基層智治綜合平台形成“鐵三角”,建立起“讓群眾無論打哪個電話都能得到回應”的“民聲一鍵辦”新機制。
110的“前世今生”
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使人、財、物大流動,我國社會治安發生重大變化,打造一個集報警、指揮、處警於一體的報警台勢在必行。1986年1月10日,廣州市公安局110報警台正式開通,這是我國第一個110報警台。1992年,福建漳州成立首個110報警服務台,也開啟了中國110事業的新紀元。
“1993年,嘉興開通了110報警熱線,1996年成立了110報警服務台。”嘉興市公安局情報指揮中心副主任劉中琰說,盡管當時設備相對簡陋,警力資源也有限,但110報警服務台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群眾報警求助渠道分散、效率不高的狀況,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嘉興公安不斷加大對110建設的投入,引進先進的通信技術和指揮系統,優化警力配置,加強人員培訓,提高110的快速反應能力和處置效率。各地公安機關積極推進110信息化建設,實現了與其他政府部門、社會機構的信息共享與聯動協作,構建起了更加完善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無論是在繁華都市的街頭巷尾,還是在偏遠鄉村的田間小道,隻要群眾撥打110,就能得到及時的回應和幫助。目前,嘉興已建有6個110報警服務台,配備了200多名接警員,24小時接聽群眾報警。
群眾的“近鄰”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110。
2023年1月18日,嘉興市嘉善縣公安局情報指揮中心接警員朱琳接到群眾羅某的電話,對方在言語間透露出無助、失落、悲傷,且拒絕說出具體位置。意識到情況緊急,朱琳一邊耐心安撫小羅,一邊指派警力尋找小羅。與時間賽跑,最終化險為夷。“一通電話幫了一個失意的人,我覺得很值得!”朱琳說。
2024年11月26日,南湖區公安分局接到嘉興市公安局下發的詐騙取現線索。接到線索后,南湖區公安分局情報指揮中心立即發起並組建了專案攻堅小組,小組成員採取多點蹲守、多方勸阻等方式進行反詐攔截。最終,通過市、區兩級公安機關迅速聯動,成功設伏抓獲上門“取款手”,及時攔截現金56萬元……
類似這樣的警情還有很多,而110報警服務台始終是現場處警的有力后盾。
在這裡,沒有驚心動魄的辦案故事,但有濟危救困的爭分奪秒。如今,作為一項系統工程,110接處警已經從接電話、發警單的直線模式演變為接警數據推送、現場快速處置、后方實時支撐、線上線下支援的立體模式。
而高科技裝備的應用,更是讓110如虎添翼。以前,接警員要苦練基本功,熟記街道、社區、小區的位置,現在借助智慧110接處警平台以及視頻天網、現代無人機,可以根據報警人描述快速且准確地找到現場地址並迅速派警,大大提高了處置效率。
一路服務一路創新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社會治安情況和警情類型也在發生變化。
從2023年開始,嘉興以推進12345與110高效對接聯動為契機,創新推出了“民聲一鍵辦”機制改革,通過12345、110源頭精准分流,黨委政府、職能部門、社會力量等即時協同處置,推動群眾訴求“一鍵直呼”“一呼即辦”“一辦到底”更加順暢、更加精准、更加高效。
目前,按照“一鎮街一隊伍”原則,全市已建立即時響應、協同處置隊伍72支、1400余人。2024年,通過“民聲一鍵辦”機制,嘉興110處置了18.1萬余件群眾訴求。
嘉興還將“共享法庭”“司法確認”等納入“民聲一鍵辦”機制。2024年8月,由嘉興市法院、市委社工部、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聯合出台《關於加強“民聲一鍵辦”與共享法庭高效聯動機制建設的指導意見》。對民聲服務隊接報的群眾涉訴需求,可通過“共享法庭”預約法官進行線上法律咨詢或網上立案,有效解決“打官司”難的問題。
一條條舉措、一項項機制,都緊扣“為民”二字,群眾的需求就是110的追求。嘉興公安轉變理念、創新舉措,一直在保民安、幫民困、解民憂及為民服務上想辦法、下功夫。
“過去30年裡,110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精,始終與時代同行,與人民相伴,已成為人民公安的代名詞。”嘉興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嘉興110將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浪潮中堅守為民底色,為維護社會穩定、群眾平安再立新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