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助力重點群體就業
就業服務“送到家”
“明天在輕軌秦塘站附近有場招聘會,我也在,有空過來瞧瞧嗎?你之前干過財務,現場有崗位。”早上8時30分,浙江省義烏市就業和人才管理服務中心,就業指導員龔芝娟一邊盯著電腦屏幕,一邊拿起電話,給還未落實工作的就業幫扶對象撥了過去。
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低保低邊人員……屏幕上,浙江數字人社工作台系統的幫扶援助欄裡,顯示著就業幫扶對象的各種信息。“希望盡快找到工作”“希望離家近一些”……電話那頭,幫扶對象提出求職訴求,龔芝娟拿起桌上的登記表,在台賬上做起了標記。
23歲的李方妤是龔芝娟的聯絡對象。春節前,她通過了廿三裡街道辦事員的崗位面試,准備年后上崗。自打去年7月大學畢業,龔芝娟便成了李方妤求職“領路人”。
兜兜轉轉找了一個多月工作,李方妤泄了氣:求職軟件下載了不少,企業也面試了10多家,咋就沒有進展?
“想找啥工作,有啥要求?”去年8月的一天,李方妤接到了龔芝娟打來的回訪電話。由於接入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幫扶系統,龔芝娟正在根據系統信息,逐個電話聯系,做好分類匯總。
“父母在義烏工作,自己學的漢語言,就想在這裡找份文員工作。”由於缺乏求職經驗,李方妤走了不少彎路。電話那頭的龔芝娟幫她做規劃、提建議。
挂斷電話,龔芝娟在就業幫扶登記表裡給李方妤做了標記。除了收到系統發來的招聘會信息,李方妤還在龔芝娟的指導下,注冊登錄義烏人才網,根據自己的崗位需求進行匹配搜索。
如何更好滿足求職者的需求?“就業指導員從縣到村,三級聯動,有合適的崗位彼此留意。”龔芝娟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借助和鎮街就業指導員之間的信息共享,廿三裡街道傳來好消息:一名街道辦事員要離職,上班時間固定,周末雙休。
面試前,龔芝娟把李方妤拉到辦公室,談談心,做輔導,又給街道送上推薦信。不久后,李方妤被錄用。
數據顯示,2024年義烏市需要幫扶的重點群體有1.8萬余人,其中高校畢業生1500人。其中,龔芝娟聯系過的超過1000人。在就業指導員的努力下,2024年義烏市重點群體的就業幫扶率達100%、就業率達91.5%。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05日 1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